“我之前給你們了三個產量極高的作物,分別是土豆、玉米、紅薯。”
“不過,這三種作物都是原產於南美洲,屬於是海外的舶來品,而我們華夏有一種本土自研的高產作物……”
“那就是雜交水稻!”
聽了江臨的話後,在場眾人都露出不解的神色。
朱棣小聲嘀咕道:“水稻我倒是知道,雜交水稻是什麼玩意兒?”
話語落下,其他人也附和的點了點頭。
面對眾人那好奇的表情,江臨回答道:
“選用兩個在遺傳上有一定差異,同時它們的優良性狀又能互補的水稻品種進行雜交,生產具有雜種優勢的第一代雜交種。”
“由此形成的產物就是雜交水稻!”
老朱、朱標、朱棣、朱有容、徐妙清:???
五人頓時滿臉問號,剛才江臨嘰裡咕嚕說的一大堆,完全聽不懂一點。
什麼遺傳?
什麼性狀?
什麼雜交?
江臨輕輕一笑:“我之前跟你們說過,在後世有一種學科叫做生物,而雜交就是生物這個學科的其中一種知識。”
“算了,你不要講這些後世學科了,說多了我們也聽不懂。”
老朱皺著眉,不感興趣的擺了擺手,隨後認真的向江臨發問道:
“你給咱說說,這後世的雜交水稻比咱大明的水稻,有何特殊之處?”
“首先最突出的一點:這個雜交水稻的產量碾壓大明的水稻。”
“最高畝產可以達到20石之多!”江臨答道。
江臨的話直接把老朱嚇了一跳,被剛吃的一口米飯給噎住了。
“咳咳咳!”
看到此景,江臨連忙倒了一杯溫水餵給老朱,幫他成功將米飯順了下去。
給他嚇了一個半死,差點讓老朱成為被噎死的皇帝,改變大明歷史。
緩了好一會兒,老朱才逐漸恢復正常,一臉不可置信的看著江臨。
“江臨,你……你剛才說什麼?這個雜交水稻最高可以畝產多少?”
不怪老朱震驚,因為大明如今主要種植水稻的地方就是江南。
那個地方是氣候溼潤,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且耕種技術先進的地區了,而水稻的畝產量卻只有2-3石。
整整相差十倍!
一些條件差的地方,水稻畝產可能僅有1石左右,甚至更低!
這就相差二十倍了!
見老朱那震驚的表情,江臨又跟他複述了一遍:“最高畝產二十石啊!”
隨後他繼續說道:“除了產量高,這個雜交水稻的還有很多特殊之處,抗蟲害能力強,耐澇、耐旱、耐瘠、耐肥、耐鹽鹼。”
“總而言之,這個雜交水稻在任何地方都能茁壯生長……”
嘶……
江臨的話令在場眾人下意識倒吸一口涼氣。
什麼玩意兒?
他們聽到了什麼?
可以在任何地方都能茁壯生長?
天吶!
要知道,大明的水稻基本上只能種植在南方地區,而且對於種植地區的要求也很多。
此刻,老朱和朱標父子二人相視一笑,又是十分默契,一同在心中默默的激動起來。
在這對父子的設想中,要是能從江臨手中得到雜交水稻的種子,憑藉“產量高”和“任何地方都能茁壯生長”兩點特性……
如今大明的大米產量相對充足,可以滿足南方地區的百姓。
不過,糧價對於普通百姓還是有些偏高,一些貧困家庭根本買不起。
一旦推行雜交水稻,隨著產量的大幅提高,糧價自然就會降低,整個大明的百姓們就能吃上便宜的米飯了。
再配合著江臨此前給出的土豆、玉米、地瓜三種作物。
大明將不會再出現饑荒這種事情,每個百姓都能吃飽飯了。
這時,江臨按照慣例,又拿出了投影儀,從裡面找了一部有關雜交水稻的紀錄片。
看到江臨的這個行為後,眾人立馬明白他是又打算放片子看了。
一時間!
在場眾人紛紛端正了坐姿,目光看向投影儀投出的畫面。
在一片水稻田內,有一位帶著草帽的男子,褲腿捲到了膝蓋,彎腰觀察著禾苗的情況,此人便是年輕時的袁隆平袁老。
江臨緩緩開口道:“這位男子名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