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這件事,讓後世之人對崇禎帝生出了欽佩之情,為歷經276年的大明王朝也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說到這裡,江臨臉上的表情變得認真起來,之前的隨性散漫瞬間消失不見,語氣鄭重道:
“崇禎十七年,闖王李自成率軍進攻大明都城,境遇十分危險。”
“當時有太監勸說崇禎帝向闖王李自成獻城投降,直接被他一劍刺死。”
“崇禎帝明白已經無力迴天,一旦城破,不僅自己性命不保,皇后與妃嬪們也必將落入賊人之手,遭受凌辱。”
“於是,他含淚下令,讓皇后與貴妃自縊以保全清白名節,又親手結束了另外幾位嬪妃的生命。”
“之後,他又強忍著心痛,狠心親手揮劍斬殺了15歲和6歲的兩位女兒。”
“最後,崇禎帝與太監王承恩來到煤山的一棵歪脖子樹下自縊,留下了一句名言……”
“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江臨那平靜的聲音變得越來越慷慨激昂起來。
到了最後,語氣之中更是帶著一絲悲壯的感覺。
隨著江臨的話語落下,整個房間陷入到一片死寂,在場的所有人都沉默不語,臉色的表情很複雜,有心疼也有驕傲。
“好,正如江兄所說,沒有丟掉我們朱家的臉面。”朱棣率先喊出一聲叫好。
這位崇禎帝是他的子孫後代,他前面聽到崇禎帝的那些所作所為後,心涼了一大截。
完了完了!
今日回宮怕是又要遭到父皇的毒打!
好在,這個崇禎帝在最後一刻的表現保住了大明的臉面,沒有丟掉尊嚴。
一旁的朱標也跟著叫好道:“雖能力一般資質平庸,但以身殉國令人敬佩。”
除了朱標和朱棣兄弟二人,在場其他人對於崇禎帝也從剛才的厭惡嫌棄變成了欽佩。
“他臨危受命登基為帝,或許不是一個好皇帝,不過卻無愧於大明,已經盡力了。”
隨著此話落下,代表著老朱現在對於崇禎帝的看法,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扭轉了此前對於他那些不好的印象。
聽了崇禎帝在大明王朝最後一刻做出的選擇後……
老朱是真的恨不起來、厭不起來、氣不起來,相反還有一些心疼。
畢竟,崇禎帝本是一位閒散王爺,卻因為那些文官從中作梗,讓他被迫登基為帝。
不懂如何做一名皇帝的他,沒有放棄去享樂,而是一直在努力。
不過,崇禎帝因為自身水平不行以及受到了文官集團的矇騙。
才導致他在位期間,做了很多令後世之人都為之恥笑的蠢事。
“他,唉……”
本來還想再說些什麼的老朱,最後將千言萬語化作一聲重嘆。
見老朱不說話,江臨緩緩開口道:“我對於崇禎帝的評價只有四個字,那就是生不逢時。”
“如果他生於平世,王朝沒有那麼多的內憂外患,文官集團也沒有擁有那麼大的實權,可以政通令達,不受矇蔽……”
“以崇禎帝的勤政,雖說他當不了明君,但成為一個合格的守成之君,還是沒問題的。”
“是啊!”老朱點了點頭,對於江臨的話很認同。
在他的設想中,如果把崇禎帝跟朱祁鎮換一換!
生在那個時候,這個孩子就不會過的那麼苦了,不會那麼心累了,也不會落得自縊的結局。
而且以他謹慎多疑的性格,肯定不會一股腦的上頭進行御駕親征,自然也就不會發生土木堡之變這種慘痛事件了。
“說實話,崇禎帝當時面對的難題,即便換作咱或者標兒還是老四,我們爺仨誰都解決不了。”
“確實改變不了大明滅亡的結局。”
老朱的話讓朱標、朱棣兩人也是默默的點了點頭。
他們剛才已經設想過這件事情了。
“誰說的?”
江臨卻提出了反對,隨即輕笑道:
“崇禎雖保住了老朱家的氣節和尊嚴,卻沒有了老朱家的血性和勇氣。”
“要是換作陛下、太子殿下亦或者是燕王,你們完全敢於重來,正所謂不破不立,大不了就再造一個新大明!”
“哈哈哈,好一個再造大明!”
老朱被江臨的這句話搞得心潮澎湃。
說的沒毛病,就算條件再差還能差的過開局一個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