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踱步,嘴裡不停唸叨著:“老天爺保佑,保佑母子平安。一定要平平安安的啊!”
秀娥在產房裡痛苦地呻吟著,汗水溼透了她的頭髮和衣衫。產婆在一旁不停地鼓勵她:“秀娥,用力,再用力!”
經過幾個小時的煎熬,伴隨著一聲響亮的啼哭,孩子順利出生了,是個白白胖胖的小子。
產婆抱著孩子走出產房,笑著對婆婆說:“恭喜啊,是個大胖小子!”
婆婆激動得雙手合十,不停地感謝著上天。
大牛也從城裡趕了回來,他一身的泥濘,臉上滿是疲憊,但當他看到襁褓中的孩子時,所有的辛苦都煙消雲散。
他走到秀娥的床邊,握住她的手,聲音哽咽地說:“秀娥,你辛苦了。咱們的孩子真好看。”
秀娥虛弱地笑了笑,說道:“大牛,以後咱們就是一家三口了。”
孩子的出生給這個家庭帶來了新的希望和活力。一家人圍在孩子身邊,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大牛看著秀娥和孩子,暗暗發誓一定要更加努力工作,給他們一個更好的生活。
第十四節:教育觀念引爭吵
孩子漸漸長大,到了該啟蒙教育的時候。秀娥看著聰明可愛的孩子,心裡想著一定要讓他讀書識字,將來有出息。
一天,秀娥對大牛說:“大牛,咱們把孩子送到村裡的學堂讀書吧,讓他接受正規的教育。”
大牛皺了皺眉,說道:“秀娥,孩子還小,要不先在家幫忙乾點活,等大一點再去讀書。”
秀娥著急地說:“大牛,讀書才能有出路,不能讓孩子像我們一樣一輩子待在這村子裡。”
這時,婆婆在一旁插話道:“讀什麼書,咱們祖祖輩輩都是種地的,不也活得好好的。孩子在家幫忙幹活,還能減輕家裡的負擔。”
秀娥聽了婆婆的話,更加生氣了:“娘,時代不一樣了,現在不讀書怎麼行?”
婆婆也不甘示弱:“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都多,我知道什麼對孩子好。勞動最光榮,讀書有什麼用?”
就這樣,秀娥和婆婆因為孩子的教育問題發生了激烈的爭吵。
大牛夾在中間左右為難,他既理解秀娥對孩子的期望,又不想違背母親的意願。
最後,大牛無奈地說:“別吵了,別吵了,讓我再想想。”
晚上,大牛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他知道秀娥是為了孩子的未來著想,可母親的話也有道理。他感到無比的糾結和煩惱。
第十五節:丈夫變心有傳聞
就在家裡為孩子的教育問題爭論不休時,村裡突然傳來了大牛在城裡變心的傳聞。
那天,秀娥正在院子裡洗衣服,隔壁的李嫂走了進來,一臉神秘地對秀娥說:“秀娥啊,你聽說了嗎?有人說在城裡看到大牛和一個城裡女人走得很近,還有說有笑的。”
秀娥手中的動作停了一下,臉色瞬間變得蒼白,但她還是強裝鎮定地說:“李嫂,別聽那些人胡說,大牛不是那樣的人。”
李嫂撇了撇嘴,說:“秀娥,我也是為你好,這事兒傳得有鼻子有眼的,你可得留個心眼。”
秀娥心裡亂成了一團麻,她不願意相信大牛會背叛自己,但傳聞愈傳愈烈,讓她的心裡充滿了不安和懷疑。
她每天都盼著大牛回來給自己一個解釋,可大牛卻因為工作繁忙,遲遲未歸。
晚上,秀娥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地睡不著。她想起和大牛相識相知相愛的點點滴滴,眼淚止不住地流了下來。
婆婆看出了秀娥的異樣,問道:“秀娥,你這是怎麼了?”
秀娥忍不住把傳聞告訴了婆婆,婆婆生氣地說:“別聽那些人瞎嚼舌根,大牛不會做對不起你的事。”
秀娥說:“娘,我也希望這不是真的,可我心裡就是不踏實。”
日子一天天過去,秀娥的心在煎熬中度過了一天又一天。她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只能默默地祈禱大牛能早日回來,給自己一個答案。
第十六節:夫妻相見起爭執
在秀娥日日夜夜的期盼中,大牛終於在一個陰霾的午後回到了家。他的身影出現在村口時,揹著一個破舊的行囊,面容疲憊且帶著幾分滄桑。
秀娥聽到訊息,抱著孩子匆匆趕到院子門口,眼中既有重逢的喜悅,又有深深的憂慮。當大牛走進院子,看到秀娥和孩子的那一刻,他的眼中閃過一絲愧疚,但很快被疲憊所掩蓋。
還沒等秀娥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