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節:拜見父母
經過幾天的奔波,他們終於回到了張生的家鄉。那是一個寧靜的小村莊,炊煙裊裊,雞犬相聞。張生帶著黃二孃拜見父母,心中忐忑不安。張生的父母看著黃二孃,眼中流露出複雜的神情。他們對黃二孃的出身略有微詞,認為她曾身陷妓院,名聲不好。“兒啊,這女子的過去可不光彩。”但看著兒子堅定的眼神和黃二孃的溫婉賢淑,他們也只好預設了這段感情。儘管表面上接受了黃二孃,但心中的隔閡仍未完全消除。
第十八節:籌備婚禮
儘管面臨著父母的不理解,但張生和黃二孃還是決定籌備婚禮。他們沒有華麗的彩禮和嫁妝,只有一顆相愛的心。鄰里們聽說了他們的故事,紛紛前來幫忙。有的送來自家的布料,“這是我家最好的布,給新娘子做衣裳。”有的幫忙佈置新房。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婚禮的準備工作雖然簡樸,但充滿了溫馨和愛意。黃二孃親手縫製嫁衣,一針一線都飽含著對未來的期待。“我要穿著自己做的嫁衣,嫁給張生。”
第十九節:新婚甜蜜
婚禮的那一天,陽光明媚,微風輕拂。張生穿著喜慶的新郎服,英姿颯爽;黃二孃則身著自己縫製的嫁衣,嬌豔動人。兩人在眾人的祝福聲中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婚後的日子裡,他們相互扶持,相濡以沫。每天清晨,他們一起迎接第一縷陽光,感受著新一天的希望。傍晚則在庭院中相依相伴,共賞夕陽,那絢爛的晚霞映照著他們幸福的臉龐。他們一起讀書、勞作,雖然生活平淡,但卻充滿了幸福的味道。
第二十節:再赴科考
然而,張生心中的抱負並未因為婚姻的幸福而熄滅。他深知只有透過科舉考試,才能改變自己和家人的命運,也才能讓黃二孃過上更好的生活。於是,在黃二孃的支援下,張生決定再次赴京參加科舉考試。“二孃,等我回來。”他日夜苦讀,黃二孃則在一旁悉心照料,為他端茶送飯,陪他度過無數個不眠之夜。“夫君,你一定能成功的。”他們都知道,這是一場艱難的挑戰,但他們相信,只要堅持,就一定能實現夢想。
第二十一節:刻苦攻讀
張生把自己關在書房裡,日夜攻讀。堆積如山的書籍環繞著他,每一頁都被他翻了無數遍。他的眼睛因為長時間閱讀而佈滿血絲,但他仍不肯休息。“我一定要考中,不能讓二孃失望。”黃二孃心疼他,總是悄悄地在他的桌上放上一碗熱湯或一盤糕點。夜晚,當張生疲憊地靠在椅子上睡著時,黃二孃會輕輕地為他蓋上毯子,生怕他著涼。在這段艱苦的日子裡,他們的愛情變得更加深厚,彼此成為了對方堅持下去的動力。
第二十二節:赴考別離
終於,科舉考試的日子再次來臨。張生整理好行囊,準備踏上征程。黃二孃為他送行,眼中滿是不捨和擔憂。她為張生整理好衣衫,千叮嚀萬囑咐,要他照顧好自己。“夫君,一路小心,我等你回來。”張生緊緊握住黃二孃的手,告訴她等他歸來。在晨曦中,張生的身影漸行漸遠,黃二孃站在門口,久久凝視著他離去的方向,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視線中。
第二十三節:高中狀元
考場上,張生沉著冷靜,發揮出了自己的最佳水平。他的文章才華橫溢,觀點獨到,深得考官們的讚賞。經過漫長的等待,終於傳來了喜訊,張生高中狀元。這個訊息像一陣春風,迅速傳遍了整個京城,也傳到了他的家鄉。人們歡呼雀躍,為他感到驕傲和自豪。張生得知自己高中的那一刻,激動得熱淚盈眶,“我終於做到了!”他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要趕快回家,與黃二孃分享這份喜悅。
第二十四節:歸心似箭
張生歸心似箭,恨不得立刻飛回家鄉。他收拾好行李,踏上了歸程。一路上,他想象著黃二孃聽到這個訊息時的喜悅表情,心中充滿了期待。他路過山川河流,看到的每一處風景都彷彿在為他慶祝。“二孃,我馬上就能見到你了。”然而,隨著離家越來越近,他的心中也開始有些不安,不知道家中的情況如何,不知道黃二孃是否一切安好。
第二十五節:父親病故
當張生終於回到家中時,卻得到了一個噩耗,父親已經病故。這個訊息猶如一道晴天霹靂,讓他瞬間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母親因為悲傷過度,身體也變得十分虛弱。張生跪在父親的靈前,淚流滿面,自責自己沒有在父親生前盡孝。“爹,兒子不孝,回來晚了。”黃二孃默默地陪伴在他身邊,給予他安慰和支援。“夫君,逝者已矣,我們還要照顧好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