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令,如果出現動亂,各家可允許自行招募五百以內的鄉勇護持自身安全,其他的各位能出力多少是多少,畢竟這四萬流民確實超出了我安雲縣的能力之外,在自保有餘的情況下,有多大能力出多大力,各位可以放心施展。”
這時曾子舟聽到這話,意識到朝廷可能已經無力賑災,才會頒佈這種荒唐的命令,這也是他壯大之機,可以明目張膽的招募五百私兵,曾子舟確實動心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楊大人,小人有三計大人和眾家主,可以聽聽有沒有可取之處。”
“曾家主請說。”
“第一計,我們可以先設定粥棚安定流民之心,分化流民建村,防止流民大量聚集暴亂髮生。”
“第二計,我們可以讓流民以工代賑,讓流民幫我們開荒,挖掘渠道引水灌田,維修縣衙,城牆等事宜,建設作坊做工,來用勞動換取糧食。”
“第三計,然後招募鄉勇,加以訓練,組織商隊,把我安雲縣的特產運輸到周邊富裕的縣城交易,在換取糧食,以備不需,徹底穩定流民之亂。”
“不知道大家,覺得怎麼樣。”
“好,曾家主大才,好一個分化流民建村安定人心,好一個以工代賑勞動換取糧食,好一個組織商隊貨物流通交易糧食,各位家主如何,還有沒有補充的。”
“曾家主確實大才,這樣我們也可以增加收入,也可安置流民,還可組織流民為我們做建設,一舉三得,這樣流民對我們來說那是越多越好。”
“佩服、佩服。”
“我等自愧不如。”
曾子舟的三計,得到了眾人的認可,把這件可以說是災難的事情,做成對大家都有好處的事情,這樣誰還不全力的安置流民,不用再和以前一樣發生,只知道剝削百姓,橫屍遍野,易子而食的慘狀。
“好,那就這樣決定,曾家主有大功,這件事情,我絕對要上報朝廷,為你請功,這件事情做好,本縣說不定也可以在進一步,本縣在次多謝曾家主再造之恩。”
“楊大人言重了,請不請功的,就沒必要了,如果事成之後,大人能給曾某謀個武職就行。”
“武職?曾家主武職在我朝可是不吃香的官職,現在只要有關係的出點錢就可以買個不大不小的武職。”
楊縣令沒想到曾子舟這麼大的功勞只要個武職,這對他來說簡直太簡單了,要知道隨便一個武職校尉也就幾百兩銀子的事情,無非就是可領兵1000人,但是現在誰願意自己掏腰包,領兵作戰,危險又沒有錢賺。
楊縣令不知道的是,曾子舟就是想要獲得兵權,在這種亂世,一個偉人說過一句話,槍桿子裡出政權,只有兵權,才是亂世生存根基。
“楊大人,曾某在安雲縣能發展至今,可以說多虧了楊大人照顧,這也剛好給了曾某一個機會,回饋楊大人的恩德,曾某也不在意是個什麼官職,只要有個官身,方便行事就行。”
“曾家主是個厚道人,這讓本縣羞愧難分,你放心曾家主,本縣絕對給你某個好的武職,不然本縣心難安。”
“那就多謝楊大人了,沒什麼事情,我們就先下去準備了,告辭。”
“好,曾家主,慢走,以後長聚。”
:()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