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寧匆匆離去之後,驃騎將軍張道遠不敢有絲毫怠慢,他深知這起案件的重要性和敏感性。只見他面色凝重地迅速調遣士兵前來,將案發之地嚴密把守起來,嚴禁任何閒雜人等靠近一步。他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保留好這個完整的現場,不允許任何人破壞一絲一毫的線索,以便等待朝廷派遣專人前來徹查此案。
沒過多久,這驚人的訊息便如長了翅膀一般,飛速傳至帝都。周仁帝端坐在龍椅之上,仔細閱讀著手中剛剛送達的情報,眉頭漸漸緊鎖,臉上露出疑惑之色。原來,那鄭源竟然無緣無故地慘死在自己的臥房之中,而且據初步判斷乃是遭他人毒手所致。如此離奇之事,實在令周仁帝感到匪夷所思。
待到次日早朝之時,周仁帝神情嚴肅地示意身旁的大總管德喜,將鄭源被害一事當眾宣讀出來。當諸位大臣聽聞此訊後,無不大驚失色,交頭接耳議論紛紛。他們都覺得難以置信,堂堂大周的朝廷命官居然會在家中遭人殺害,究竟是何方大膽狂徒竟敢犯下如此重罪?一時間朝堂之上氣氛緊張異常,人人皆對此事充滿好奇與擔憂。
吏部尚書魏無忌面色凝重地拱手向周仁帝進言道:“啟奏陛下,此次之事關乎國之安危、社稷穩定,實乃重中之重啊!微臣建議應當刻不容緩地派遣得力之人趕赴邊關徹查此事,務必將那罪魁禍首捉拿歸案,以正國法,安民心吶!”
一旁的大學士孔育德忙不迭地點頭應道:“陛下,魏大人所言極是呀!此等大事萬不可拖延耽擱,需速速行動才好。”
周仁帝微微頷首,目光掃視著朝堂下的群臣,緩緩開口問道:“那麼諸位愛卿,依你們之見,該派遣何人前去調查這樁要事呢?”
只見大學士孔育德略一思索,隨即再次上前一步,躬身施禮道:“回陛下,微臣以為此事交由刑部處理最為妥當。刑部專司刑獄案件,經驗豐富,定能不辱使命,查明真相。”
周仁帝皺起眉頭,若有所思地回應道:“嗯……刑部尚書崔青平倒是合適人選,只是聽聞他近來一直抱恙在身,尚在病榻調養,不知是否能夠擔此重任啊?”
這時,戶部尚書鄭為國趕緊出列,抱拳說道:“陛下有所不知,崔青平尚書已然休養一月有餘,想來身體應當恢復得差不多了。況且國家有難,匹夫有責,相信崔尚書定會義不容辭接下這份差事的。還望陛下宣他前來一問便知。”
周仁帝聽後,覺得有理,當即吩咐身邊的內侍:“速傳刑部尚書崔清平進宮面聖!”不多時,刑部尚書崔清平匆匆趕來,行禮之後,周仁帝便將事情原委告知於他,並詢問其能否領命前往邊關調查。崔清平毫不猶豫地表示願效犬馬之勞。
接著,眾人又開始商議由誰與崔清平一同前往邊關。經過一番激烈討論,最終決定由吏部尚書魏無忌陪同崔清平共赴邊關,此外,皇帝還特意指派大內總管德喜一同前往,以便隨時監督進展情況,確保任務順利完成。
沒過多久,只見遠處一個身影正急匆匆地朝著這邊跑來,定睛一看,原來是崔清平。其實,崔清平身上的病症早在許久之前便已痊癒,但他卻始終不願涉足那充滿明爭暗鬥、爾虞我詐的朝堂之爭。於是乎,他便以患病為由,屢屢稱病而不上朝,一心只想避開那些紛繁複雜的是非之事。
然而,命運似乎總是喜歡與人作對,即便崔清平想方設法地想要置身事外,但麻煩卻總會主動找上門來。這不,此次又有一件棘手的事情落到了他的頭上。此刻,崔清平一邊匆忙趕路,心裡還一邊琢磨著該找個怎樣合適的藉口來推脫此事。可當他好不容易趕到目的地後,還未來得及開口說話,周仁帝竟二話不說,直接當場下達了旨意。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狀況,崔清平瞬間感到一陣生無可戀。雖說這些日子以來自己未曾上過朝,但對於朝堂之上所發生的種種事端,他卻是心知肚明。所以,僅僅透過眼前這道旨意,他便能預感到此番行程定然會困難重重、麻煩不斷。想到這裡,崔清平不禁深深地嘆了口氣,心中暗自叫苦不迭。
崔清平這個人著實有些奇怪,他在處理各類案件時可謂是鐵面無私、剛正不阿。但凡有人膽敢犯下罪行落入他的手中,休要指望能得到半分憐憫與通融。
然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他在人際交往方面卻顯得極為圓滑世故,深諳處世之道。也正因如此,朝中的諸位尚書對他頗為不滿,甚至可以說是不待見他。
話說這一日,崔清平等人接到緊急命令後絲毫不敢耽擱,馬不停蹄地從繁華熱鬧的帝都啟程,一路向著遙遠而危險的邊關疾馳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