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和李逸帶著勝利的餘威,開始整頓軍隊,安撫傷員。營地中,士兵們忙碌地穿梭著,有的在修補盔甲兵器,有的在照顧受傷的同伴,氣氛緊張而有序。
在營帳中,曹操與諸位將領圍坐在一起,商議下一步的行動。曹操目光炯炯,神色嚴肅,說道:“此次雖勝,然敵軍元氣未傷,定當捲土重來。吾等需未雨綢繆,加強防禦。”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充滿了威嚴。
一位將領起身道:“主公,不如趁此機會,主動出擊,一舉殲滅敵軍殘餘。”他的臉上滿是急切與渴望,似乎迫不及待地想要再次征戰沙場。
李逸沉思片刻,緩緩說道:“不可冒進,敵軍對吾等已有防備,此時出擊,恐中埋伏。況且我軍剛剛經歷大戰,也需休整。”他的眼神堅定,語氣沉穩。
曹操微微點頭,說道:“李逸所言有理。吾等當以守為攻,鞏固防線,待敵軍露出破綻,再行出擊。切不可因一時之勇,而誤了大事。”他的目光掃過眾人,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
眾人紛紛點頭稱是。
與此同時,潰敗的聯軍盟軍和神秘軍隊在遠處的營地中,也是一片混亂。孫權怒不可遏,臉色漲紅,對著將領們大罵:“一群廢物,竟如此不堪一擊!吾之顏面何存?”他的聲音近乎咆哮,眼中燃燒著怒火。
劉備則冷靜地分析道:“曹操此番勝利,士氣正盛。吾等需重新謀劃,不可輕舉妄動。當務之急是恢復士氣,補充兵力。”他的神情凝重,語氣平和卻透著堅定。
神秘軍隊的首領陰沉著臉,說道:“此次失利,責任不全在吾軍。但吾等定當雪恥。”他的目光中閃爍著狠厲與不甘。
經過一番爭吵和商議,他們決定暫時休養生息,等待時機復仇。
日子一天天過去,曹操的營地看似平靜,實則暗潮湧動。李逸日夜巡查,不敢有絲毫懈怠。他的身影在營地中穿梭,眼神警惕地觀察著四周的一舉一動。
曹操也在不斷思考著應對之策,如何才能徹底擊敗敵軍,結束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他常常獨自一人在營帳中踱步,眉頭緊鎖,憂心忡忡。
然而,就在此時,又有新的變故發生。
朝廷中的一些勢力開始對曹操的勝利感到不安,暗中派人前來探查,試圖尋找把柄,削弱曹操的勢力。曹操得知此事,冷哼一聲:“這群鼠輩,竟在此時添亂。”他的眼中閃過一絲憤怒與不屑。
李逸說道:“主公,此事不可小覷,需小心應對。朝廷那些人向來陰險狡詐,不可不防。”
曹操思索良久,終於開口道:“李逸,吾等需先穩住朝廷之人,莫讓他們在背後捅刀。你派人去暗中查探這些人的動向,知己知彼,方能應對自如。”
李逸拱手應道:“末將明白,這就去安排。”
數日後,李逸帶回了訊息。
“主公,朝廷派來之人已與敵軍有所接觸,似有勾結之意。”李逸面色凝重地說道。
曹操一拍桌案,怒聲道:“果真是一群奸佞之徒!看來吾等需加快行動,不能坐以待斃。”
李逸說道:“主公,不若我們先下手為強,派人在途中攔截朝廷之人,讓他們無法與敵軍勾結。”
曹操微微搖頭道:“此舉太過冒險,容易落下把柄。吾有一計,可派人散佈謠言,說朝廷之人與敵軍勾結,欲對聖上不利,如此一來,聖上必對他們心生嫌隙。”
李逸眼睛一亮,讚道:“主公此計甚妙。”
於是,曹操的手下迅速在各地散佈謠言。
朝廷中,皇帝聽聞此謠言,龍顏大怒,當即下令召回派去的人。
曹操這邊暫時解決了朝廷的威脅,而敵軍那邊卻因為失去了與朝廷合作的機會,內部再次陷入混亂。
孫權憤怒地說道:“曹操狡詐,壞了我們的好事!”
劉備則寬慰道:“莫急,如今曹操雖佔上風,但我們也不能自亂陣腳。”
神秘軍隊的首領也憂心忡忡道:“看來我們需重新尋找破敵之法。”
就在敵軍焦頭爛額之際,曹操和李逸卻在積極備戰,準備給敵軍致命一擊。
曹操站在城樓上,望著遠方,說道:“時機即將成熟,李逸,準備好與我一同征戰。”
李逸抱拳應道:“願為主公效死!”
然而,戰爭的勝負依舊難以預料,曹操和李逸能否實現他們的目標?敵軍又會如何應對這即將到來的決戰?
在曹操積極籌備進攻之時,敵軍內部的矛盾正如同被點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