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曹操和李逸為擴大領土而征戰不休之際,一場名為“群英會”的盛會在一座繁華的城中盛大舉行。
城中四處張燈結綵,洋溢著喜慶熱鬧的氛圍。各方豪傑、謀士、名將皆收到了邀請,紛紛身著盛裝,懷著各自的心思步入會場。
曹操面帶從容自信的微笑,與各路英雄拱手寒暄:“諸位豪傑,今日能在此相聚,實乃曹某之榮幸。”
李逸則目光如炬,在一旁謹慎觀察著每個人的細微表情和言行舉止。
突然,一位神秘的人物出現了。他身著黑袍,身姿挺拔,卻看不清面容,周身散發著一種神秘莫測的氣質。他一入場,便吸引了眾人好奇的目光。
“此人是誰?從未見過,竟如此神秘。”有人忍不住低聲詢問身旁之人。
但無人能確切知曉其來歷,而他那犀利的目光卻始終緊緊鎖定在曹操和李逸身上。
在宴會進行到高潮時,主人笑容滿面地提議舉行一場辯論,主題便是如何結束這亂世,實現天下太平。
眾人聽聞,頓時來了興致,紛紛發表自己的見解。
曹操雙手背後,目光堅定,慷慨陳詞道:“吾以為,當以武力平定四方,再施以仁政,方能使百姓安居樂業,天下歸心。”其言辭激昂,引得不少人頻頻點頭稱讚。
李逸向前一步,拱手說道:“主公所言甚是,但末將覺得,還需重視人才,廣納賢良,方能制定出周全之策,成就大業。”
有人反駁道:“武力只會帶來更多殺戮,應以和為貴。”
又有人應道:“亂世之中,和談何容易?沒有強大的武力,如何立足?”
一時間,眾人各抒己見,場面熱烈而激烈。
然而,在這看似和諧的氛圍中,卻隱藏著種種陰謀和算計。
那位神秘人物趁眾人爭論之時,悄然退至角落,與一些心懷叵測之人暗中勾結。
神秘人物壓低聲音道:“等會聽我號令,務必將曹操和李逸一舉拿下。”
那些人紛紛點頭,眼中露出兇光,緊緊握住手中的兵器,只待神秘人物一聲令下。
此時,曹操正與眾人激烈辯論,全然未覺危險將至。李逸雖有所察覺,但在這眾目睽睽之下,也不好輕舉妄動,只能暗自警惕。
辯論愈發激烈,各方觀點針鋒相對。
“光有武力,若不得民心,也難以長治久安!”一位謀士據理力爭。
“但若無武力支撐,一切皆是空談!”另一位將領大聲反駁。
就在眾人爭得面紅耳赤之時,神秘人物突然高喊一聲:“動手!”
剎那間,那些心懷不軌之人如惡狼般撲向曹操和李逸。
李逸反應迅速,揮劍抵擋衝在前面的敵人,大聲喊道:“保護主公!”
曹操身邊的侍衛也紛紛拔劍,與刺客們展開殊死搏鬥。
一時間,宴會上刀光劍影,杯盤破碎,原本的熱鬧祥和瞬間被血腥和混亂所取代。
曹操怒目圓睜,吼道:“爾等何人,竟敢如此大膽!”
神秘人物冷笑一聲:“曹操,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李逸奮力拼殺,護在曹操身前,身上已多處負傷,但仍毫不退縮。
就在曹操和李逸陷入絕境之時,突然,會場外傳來一陣馬蹄聲和喊殺聲。
“莫要傷害主公!”原來是曹操的援兵及時趕到。
援兵如潮水般湧入會場,局勢瞬間逆轉。
刺客們見勢不妙,開始四散逃竄。
“一個都別放過!”李逸咬牙切齒地喊道。
曹操望著混亂的場面,臉色陰沉得可怕。
“主公,此地不宜久留,先回營帳再做打算。”李逸說道。
曹操微微點頭,在眾人的護衛下離開了會場。
這場突如其來的變故讓曹操和李逸意識到,敵人遠比他們想象的更加陰險狡詐。接下來,他們又將如何應對這複雜的局勢?
回到營帳後,曹操怒不可遏,狠狠一拍桌子,震得桌上的物件都跳了一跳:“竟敢在群英會上行刺本公,定要將幕後黑手揪出來碎屍萬段!”他的臉色鐵青,雙目彷彿能噴出火來。
李逸身上纏著繃帶,傷口還在隱隱作痛,說道:“主公息怒,此次行刺顯然是精心策劃,對方籌謀已久,我們需從長計議,切不可自亂陣腳。”
曹操來回踱步,腳下的步伐急促而沉重,沉思片刻後說道:“李逸,你速速派人去查探那些刺客的身份,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