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古代風水師的流派與代表人物及風水典籍的解讀與傳承(1 / 3)

風水學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歷經數千年的發展與演變,形成了眾多流派。這些流派各具特色,各有其代表人物。同時,風水典籍的解讀與傳承也是風水學得以延續和發展的重要環節。

古代風水師的流派與代表人物

古代風水學主要分為形勢派和理氣派兩大類,這兩大流派下又衍生出多個小流派,每個流派都有其獨特的理論和代表人物。

一、形勢派

形勢派,又稱巒頭派,注重地理形勢的考察,認為山川形貌和地勢狀態對人類生活有重要影響。形勢派下又分為多個小流派,包括形象派、形法派等。

形勢派(代表人物:郭璞)

形勢派是風水學派中最為古老的一派,其代表人物為晉代的郭璞。郭璞被譽為風水學鼻祖,其著作《葬書》首次系統闡述了風水理論,提出了“生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的原則,奠定了風水學的基石。

郭璞在陰陽宅選址、地理觀測等方面都有卓越貢獻,對中國風水學的發展影響深遠。他主張“相形取勝”,注重研究山川形貌和地勢狀態,以及地理環境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形象派

形象派是形勢派的一個分支,它將山的形勢生動地看做某一種動物或其他物體,如美女照鏡、七星伴月等。形象派認為,山的形狀和態勢能夠影響風水的好壞,因此需要透過觀察山的形象來判斷吉凶。

形法派

形法派也是在形象化派的基礎上展開的巒頭中的一些法則,主要是論述形象與穴場配合的法則。形法派認為,要找到聚氣旺財之地,需要具體分析尋龍捉脈之法,指導如何選擇這樣的地方。唐代楊筠松的《撼龍經》是形法派的代表作,被譽為“中國古代測繪學之最”。

二、理氣派

理氣派注重陰陽五行、八卦、河圖、洛書、星象等理論的應用,將這些理論納入風水學的立論原理中,形成了複雜的風水學說。理氣派下又衍生出多個小流派,包括八宅派、三合派、飛星派等。

八宅派(代表人物:楊筠松)

八宅派是以八卦方位和陰陽五行理論為基礎的學派,其代表人物為唐代的風水大師楊筠松。八宅派主張將住宅分為八個方位,分別對應八卦和五行屬性。根據主人的年命和住宅的方位來選擇吉日吉時進行佈局和調整。

楊筠松號“救貧先生”,在唐朝末年至五代初年期間,對風水理論進行了重大革新和完善,形成了嶺南風水學派。他的《八宅明鏡》深入闡述陽宅屋形與周圍環境關係,是八宅派的扛鼎之作。

三合派(代表人物:劉伯溫)

三合派是以地支三合理論為基礎的學派,其代表人物為明代的劉伯溫。劉伯溫不僅是明代開國元勳,還是一位精通風水、術數的智者。他主張以地支三合局為基礎,透過羅盤定向、立向和佈局來調整吉凶禍福。

劉伯溫運用風水學說輔佐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傳說中南京紫禁城的規劃設計就有他的風水考量。他在風水學上的貢獻不僅在於實踐,更在於他將風水學與天地人合一的理念相結合,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三元飛星派(代表人物:蔣大鴻)

三元飛星派是以天文學和數學為基礎的學派,其代表人物為清代的風水大師蔣大鴻。該派注重時間、空間和人的關係,透過三元九運和飛星排盤來推算吉凶禍福,並制定相應的風水佈局。

蔣大鴻的《水龍經》專論水龍各種形態以及吉凶取捨,詳細論述了陰陽二宅認水立局的各種方法,是研究水龍風水的必讀之本。同時,他在三元飛星派的理論和實踐中也有重要貢獻。

九星飛泊派(代表人物:吳景鸞)

九星飛泊派是以九星飛泊理論為基礎的學派,其代表人物為元代的吳景鸞。該派主張以九星飛行和泊留的規律為基礎,透過推算吉凶禍福並制定相應的風水佈局。

九星飛泊派的理論和實踐在風水學中佔有重要地位,其代表人物吳景鸞透過深入研究和實踐,為這一流派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紫微斗數派(代表人物:陳摶)

紫微斗數派是以紫微斗數理論為基礎的學派,其代表人物為宋代的陳摶。該派主張以紫微斗數推算人的命運,並根據人的命理來調整住宅的風水佈局。

紫微斗數作為中國古代的一種占卜術,與風水學相結合,形成了獨特的紫微斗數風水學派。陳摶在這一領域有著深厚的造詣,他的理論和實踐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