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暫時停運一些虧損嚴重的線路;也有人建議加大在國內市場的投入,試圖從國內貿易的增長中尋找新的生機。馮遠航沉思片刻後說道:“削減成本和開拓國內市場固然重要,但這只是短期的應對策略。我們不能只盯著眼前的困難,而要從長遠的角度去思考公司的發展方向。”馮思瑤接著哥哥的話茬:“沒錯,我們要化被動為主動,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和合作模式。”
經過一番深入的討論和分析,他們決定在鞏固現有業務的基礎上,積極開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市場。這些國家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和海運需求,而且與中國的貿易合作日益緊密。馮遠航親自帶隊,前往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商務考察。他深入瞭解當地的市場需求、政策法規和文化習俗,與當地的企業和政府部門建立了廣泛的聯絡。在考察過程中,馮遠航遇到了諸多困難,語言不通、文化差異、複雜的商業環境等問題接踵而至,但他憑藉著堅定的信念和出色的溝通能力,一一克服了這些障礙。
與此同時,馮思瑤在公司內部統籌協調,組織團隊研發針對“一帶一路”市場的特色海運服務產品。她帶領團隊深入研究沿線國家的貿易特點和貨物運輸需求,設計出了一系列個性化的物流解決方案,包括定製化的運輸路線、靈活的裝卸時間和一站式的貨物跟蹤服務等。這些創新舉措不僅滿足了客戶的多樣化需求,也為公司贏得了良好的口碑。
在拓展“一帶一路”市場的過程中,公司也遇到了一些競爭對手的惡意阻撓。有的競爭對手故意壓低價格,試圖擾亂市場秩序;還有的散佈不實資訊,詆譭公司的聲譽。面對這些挑戰,馮遠航和馮思瑤沒有退縮,他們堅信,只要公司提供優質的服務和合理的價格,就一定能夠贏得客戶的信任。他們加大了市場推廣力度,透過參加國際海運展會、舉辦客戶答謝會等方式,向外界展示公司的實力和優勢。同時,他們積極與行業協會和政府部門溝通,爭取得到更多的支援和幫助。
經過兩年多的努力,公司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市場取得了顯著的成果。新開闢的多條航線業務量穩步增長,與多個國家的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公司的國際影響力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成為了“一帶一路”倡議在海運領域的重要踐行者和推動者。
隨著公司業務的不斷拓展,人才短缺的問題逐漸凸顯出來。馮遠航和馮思瑤深知,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於是,他們制定了一系列完善的人才戰略。一方面,公司加大了校園招聘的力度,與多所知名高校建立了合作關係,每年招聘一批優秀的應屆畢業生。為了吸引這些年輕人才,公司提供了具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和廣闊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公司加強了內部員工的培訓和晉升機制,定期組織各類專業培訓和技能提升課程,鼓勵員工不斷學習和進步。對於表現優秀的員工,公司給予及時的獎勵和晉升機會,激發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力。
在人才戰略的推動下,公司吸引了一大批來自不同領域的優秀人才。這些新鮮血液的注入,為公司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活力和創新思維。在研發智慧化海運管理系統的過程中,公司的技術團隊不斷攻克技術難題,引入了人工智慧、大資料分析等前沿技術,使系統的功能更加完善和智慧化。新系統不僅實現了對船舶執行狀態的實時監控和故障預警,還能夠根據市場需求和運輸資料,自動最佳化運輸路線和調配資源,大大提高了公司的運營效率和服務質量。
在公司蓬勃發展的同時,馮遠航和馮思瑤也沒有忘記回饋社會。他們繼續加大對公益事業的投入,除了資助貧困地區的教育事業外,還積極參與海洋生態保護專案。公司與環保組織合作,開展了一系列海洋垃圾清理、海洋生物保護等活動。馮遠航和馮思瑤親自參與這些公益活動,向社會傳遞環保理念,呼籲更多的人關注海洋生態環境。他們的行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公司的社會形象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如今,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馮遠航和馮思瑤回首過去,感慨萬千。他們從父親手中接過的不僅是一家公司,更是一份責任和使命。在未來的征程中,他們將繼續帶領公司在時代的浪潮中奮勇前行,不斷書寫新的輝煌篇章。他們相信,只要堅守初心,勇於創新,團結奮進,公司的百年夢想必將實現,中國的海運事業也將在世界舞臺上綻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