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言天子駕幸弘農,且言郭汜引敗兵回來,正撞著李傕,汜對他說道“楊奉,董承保駕往弘農去了,若到山東,站穩腳跟,必然召告天下,令諸侯共伐我等,三族必不保矣”。李傕說道,“張濟駐紮長安,不可輕動,你和我合兵一處,追引弘農去殺了他們,平分天下,有何不可!”汜喜諾,二人當下合兵往弘農而來。正是:
漢室傾頹戰火燃,李郭亂舞血成川。文和初計禍長安。
牛輔敗亡眾軍恐,乞赦遭拒起烽煙。劫君持卿肆兇殘。
浣溪沙。李郭亂
再說二賊合兵一路劫掠而來,所過之處,一片狼藉。楊奉和董承與賊兵戰於東澗。李郭二人商議,說我眾敵寡,用混戰勝之,於是李傕軍在左,郭汜軍在右,勢如排山倒海一般,猛撲過來。楊奉董承兩邊死戰,趙雲趙,太史慈保帝下車岀走,百官宮人符冊典籍,一切御用之物盡皆拋棄。郭汜帶兵入弘農搶劫,楊奉董承保帝退遁陝北,二賊整軍復又追來。
張飛讓楊奉,董承與二賊商計講和,一面請帝下密旨往河東,召白波帥韓暹,李樂,胡才三支人馬齊來救應,這三人也是打家劫舍,嘯聚山林之賊,是不得己而召之,三賊聽聞天子赦罪招安,便欣然帶兵來與楊奉,董承合兵一路,再取弘農。此時李郭二賊兵員下降,所以到處殘殺老弱婦幼,抓青少者補充兵員,每戰時驅之在前,還取名叫“敢死軍”。所以賊勢頗大,李樂軍到,在滑陽交兵,郭汜令手下將衣物銀錢拋於道上,諸軍紛紛拾取財物,毫無備戰之事,徐晃提醒楊奉是計,楊奉不以為然;
果不其然,李傕,郭泛率兵衝殺,李樂民馬大敗。情況危急,楊奉令徐晃以傷殘兵馬斷後,他與董承保駕北行。背後賊軍趕來,李樂請天子上馬先走,獻帝卻惦記著百官,不肯先走,最後百官號哭跟著,胡才死於亂軍之中,楊奉董承見勢已危急,他倆請天子下車駕步行到黃河岸邊。
張飛根據當時情勢判斷,知道獻帝必將到達黃河岸邊,但不能預備渡船,因為誰也不能料定從什麼地方渡過去,但他卻準備了數十匹白絹,交給趙雲帶著以備急時之需,果不其然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李樂找到一隻小舟作為渡船,時值天氣嚴寒,獻帝、伏皇后互相攙扶著勉強走到岸邊,但岸高水低,不能下船,後面追兵又快到了,楊奉道“可將馬韁繩接連,拴縛帝腰,放下船去”。趙雲曰“何須這等麻煩,張將軍早已料到這種情況,準備了上百匹白絹,可直接將帝后拴腰裹緊,放下船就是了,其餘兵卒也可將絹當成繩索,滑將下去。
獻帝初不知張飛之手段,但這次的經過他全看在眼裡,心中很是感激,楊奉,董承,特別連徐晃都佩服他的謀略。當時趙雲拿出白絹給董承楊奉,輕鬆的讓帝,伏後以及後的兄長伏德先下船渡過了對岸,然後再一次一次的渡過兵丁,雖然如此還是損失了許多兵士的性命。
張飛留給獻帝保駕的精明壯士是百五十多人,如今只剩下二十餘人,就是徐晃斷後也受了好幾處傷,他深恨楊奉不聽己言,心中更是怨怒難消。這時有兵士報告董承,說尋德牛車一輛,可載帝至櫟陽,從行中眾人盡皆斷食。帝后當晚宿於瓦屋之中。
這時有野老獻上一此酒食,帝后和伏德用過,連忙對黑了老說到,多謝老丈進食之恩,那野老卻說是得了張飛將軍飛鴿傳書,才略作佈置,但由於時間緊迫,望陛下恕罪。
為了兌現在召韓暹,李樂時的諾言,帝封韓為徵北將軍,李樂為徵東將軍,並起駕前行。這時太尉楊彪,太僕韓融尋至,哭拜車前,韓融道我與李傕郭汜相識,他倆平素很是聽臣,我願意去說他倆罷兵,請皇帝,後善保龍體。韓融去後,李樂請帝后入楊奉營安歇。楊彪請帝駕去安邑。
即到安邑,並無高房,帝只能住在茅屋之中。茅屋無門關閉,四邊插荊棘以為遮蔽。皇帝與眾大臣在屋中議事,諸將帶兵在籬笆牆外鎮壓。這是李樂專橫,在帝前辱罵百官,並讓皇帝封他們親近的二百餘人為官,以錐畫為印信,荒唐的不成體統。
在說韓融去說李催,郭汜,二人給了他的面子,放了百官和眾宮人。是歲太荒,百姓皆吃棗菜,餓莩遍野。這時河內太守張楊得張飛傳天子檄文獻上米肉。河東太守得張飛傳書獻來絹帛。帝稍稍得些安寧。
董承楊奉商議,一面派人修復洛陽宮殿,想奉皇帝回東都。李樂不從,董承對他說“洛陽是漢家天子建都之地,從光武中興到現在兩百多年了,安邑古來就是一小地方。容不得車駕,還是回洛陽城才是正理”。
李樂卻搶白他說:“洛陽城既然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