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一路急行軍,來到這茫茫的沙漠之中。
庫班想破腦袋,也沒有想到拓跋度在取得勝利之後,沒有按常人思路地向泉州方向逃離,使得他在前方布好的口袋完全失去了作用。
拓跋度帶著手下眾人,在沙漠中足足行了六七天,由於準備充足。縱然在沙漠中倒也沒有遇到任何危險。
當拓展和他的手下再一次出現在,庫班手下人的視線之中時,已經在離枯草坪三百多里外的地方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拓跋度這種異乎尋常的行軍路線,使他們成功跳出了庫班的包圍圈。
等庫班發現拓跋度等人的蹤跡。想重新調兵遣將,重新追殺拓跋度等人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有了足夠的馬匹,又有了充足的糧食和水,拓跋度的行軍速度遇上異常迅速,沒過幾天,泉州城高大的城牆已經遠遠在望了。
楊雲和拓跋度成功的到達泉州,讓一直等待泉州的官員,和已經到達泉州的流夷軍民,感到萬分振奮。
在此之前,耶布達早已帶著擁護自己流夷夠部落軍民,來到泉州駐紮。
與此同時,由於庫班將大部分兵力都派去圍剿拓跋度等人,使得拓跋度,手下分出的其它幾隻隊伍。沒有遇到太多的麻煩,大家有驚無險的早已趕到泉州。
拓跋度和耶布達所率領的羶根部落和飛黃部落,是反對庫班最大的兩股勢力。他們在泉州勝利會師之後,對流夷的局勢產生了極大的改變。
庫班殺死前任汗王拓拔野,本來就引起萬古草原中眾部落的不滿。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庫班還排除異己,對反對自己的勢力痛下殺手,早已引起了許多勢力的不滿。
得知拓跋度和耶不打在泉州會師的訊息之後,許多對庫班不滿的勢力,都居家搬遷,到泉州附近投靠拓跋度和耶布達。
僅僅過了幾個月的時間,泉州附近就聚集了幾十萬流夷百姓。
新年的時候,聚集在泉州附近的流夷各勢力的首領,召開了大在會上他們推舉選了拓跋度為汗王,讓拓跋度帶領他們共同對付庫班。
拓跋度當上汗王之後,迅速率領各族士兵,在那萬古草原靠近泉州的地方,佔領了一大片土地。
後來,拓跋度和庫班所屬勢力,隔著萬股草原最大的河流烏爾河分庭抗禮。
至此,統一多年的流夷各部,被分成了兩個部分,他們分別奉庫班和拓跋度為汗王。
庫班的勢力,在在萬古草原烏爾河西北方向,鄰近楚王,得到楚王趙元讓的支援,後世稱之為“西流夷。”
而拓跋度所屬的勢力,在烏爾河的東南方向,靠著大涪,與大涪結盟,後世人稱之為“東流夷。”
這以後發生的事情。楊雲沒有再參與到其中。回到泉州後不久,他便踏上了迴歸吳縣的路。
離開無縣已經好幾年了楊雲,對這塊土地土地十分想念。不知有多少回,在夢中回到這塊自己熟悉的土地,見到自己想念親人。
正所謂好事多磨,楊雲迴歸吳縣的行動又一次沒有能得償所願,一份緊急送來的聖旨,讓楊雲先前往西京。
接到聖旨之後,楊雲苦笑連連,聖命不可違,他只好調轉方向,向西京城的方向前行。
為了避免池麗牽掛,也擔心吳縣有失,他讓巨遠光和柳月、戚威等人先回吳縣。
本來,按楊雲的意思,他想讓端木霽月和喬雨薇也先行回到無吳縣去。但這兩個最好熱鬧的傢伙,聽說楊雲要去西京城,眼睛都開始放光,打死也不願意去吳縣,無奈之下,楊雲只好帶著這兩個惹事包到西京去。
幾年前,楊雲只是一個不起眼的普通皇子,不僅皇族中眾子弟看不起他,就連朝中一些有權有勢的官員,也把他打不上眼。
但是現在,這局面發生了改變。楊云為朝廷,立下了許多功勞、還被封為吳王。
這一次楊雲出使鄭國,克服艱難險阻,成功的和鄭國與於月,達成了盟約。
能夠在朝廷中混上一官半職的這些人,無一都是人精。他們知道,以前這不起眼的十三皇子,現在已經,不能同日而語了。
朝廷中的很多外援。政務可能僅僅一般。但是論起察言觀色。溜鬚拍馬的能力。卻是一個比一個更精。
這些人都是有頭腦的人,知道這一次楊雲又為朝廷立下大功,得到重重的封賞是肯定的。
更重要的是,經歷這些事情之後,楊雲在涪皇的眼中,地位一定會增高許多。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