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鬥陣(1 / 2)

小說:十三皇子 作者:壹兩二鍋頭

這一次渡江大戰,大涪士兵並沒有損失多少人,相反,由於這些散落在各地的原遂州士兵的加入,程信統帥計程車兵人數反而增加了。

程信深知戰機稍縱即逝這一道理,他匆匆整編了這些新加入的大涪士兵,帶著人迅速向遂州城的方向奔去。

韓國人此次派了十萬人入侵大涪,派了五萬人在江邊阻擊大涪人渡江,還有一些士兵駐紮在其它城池,所以此時留在遂州城的韓國士兵也就兩萬來人。

遂州的城的城牆很高,裡邊的糧食儲備,各種器械也算充足。正常情況下,這兩萬韓國士兵面對十多萬大涪士兵的攻擊,也能堅持一段時間。

可是,守在遂州城的韓國士兵,他們根本沒有想到大涪人居然可以成功渡江,根本沒有做守城準備,現在只能匆匆組織起簡單的防禦。

另外一個不利於韓國人的因素就是,他們剛剛佔領遂州城不久,還沒有得到這裡百姓的擁戴,在許多老百姓的心目中,他們還是大涪百姓,不願成為韓國這樣一個小國的臣民。

所以,程信的攻城戰一展開,韓國人就處於非常危險的情況,一是城下大涪士兵勇猛無比,二是城中百姓居然組織起一些民兵,在後面盡情騷擾。

程信不愧為老狐狸,他深知此時不能激起韓國人拼死一戰的決心,這樣的話,不僅大涪士兵會損失不少,城中的老百姓也會遭殃。

於是,程信在攻城之時,採取了“圍三放一”的策略,組織守下士兵,從東南西三個城門拼命地發起攻擊,卻放開北門,給韓國人逃走的機會。

程信的策略果然見效,經過短暫的接觸之後,損失慘重的韓國士兵士氣大減,負責統兵的將領見大勢已去,只得帶著剩下計程車兵從北門逃走。

可是讓這些韓國人沒想到的是,程信早已在遂州城的北門外幾里處佈下了口袋。倉皇逃出的韓國士兵,一下子鑽入了口袋之中,已經被嚇破膽的韓國士兵很快遭到一邊倒的虐殺。見大勢已去,一些膽小者乾脆跪地投降。

這兩萬守城的韓國士兵,在城中已經被殺死一小部分,這時更是幾乎全軍覆沒。最後只剩下不到一千的韓兵保護著他們的統帥,拼死殺出了重圍。

兵敗如山倒,韓國人經過兩次慘敗之後,已經組織不起像樣的反擊,程信只花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像丟失的領土全部奪回。

韓國人已經全部退回自己的領土,程信也沒有乘勝追擊,他讓人以最快速度將戰報報回西京,等候涪皇的指示再做下一步行動。

遂州大捷的訊息很快,在朝野中傳開,大涪上下在稱讚老將軍程信的同時,也透過前後對比,對懷化大將軍李悅和相王楊獻極為不滿。

這讓楊獻所屬勢力中人懊惱不已,本以為此次能掙得軍功,使相王在朝中的影響大增,卻沒想到偷雞不成,反而蝕把米。

遂州的大勝,讓整個大涪上下士氣大增,他們開始對這場戰事樂觀起來。甚至還有人認為,這次可以趁勢是一舉擊敗楚國,滅掉這一多年以來的宿敵。

可是大涪百姓沒有高興太久,一場兵敗又讓他們,處於提心吊膽之中。

這一次兵敗居然發生在雲州主戰場,而吃敗仗的正是百姓們心中的”戰神”勝王楊雲。

楊明來到雲州之後,憑藉他在大涪軍方的地位,很快拿到雲州所有軍隊的統帥權。就連守在雲州城的龍武軍,還有旬陽關的守關士兵,也暫時歸他節制。

楊明把手下四十萬大軍分成兩部分,分別駐紮在旬陽關和雲州城之間的兩座大營裡。

楊明的年紀雖然不算大,但他自幼熟讀兵書,作戰經驗又十分豐富。在他的統一排程下,大涪軍隊在雲州形成了一道堅固的防線。

於鮮率領手下的大軍,多次向這道防線發起攻擊。但是這道防線卻固若金湯,不管於鮮從哪個方面進行攻擊,都沒討到什麼好處。

甚至於有幾次,於鮮的軍隊差點被大涪軍隊圍住,幸好於鮮也算反應靈敏,及時帶兵衝出了重圍,才沒使手下部隊遭受太大的損失。

吃了幾次暗虧之後,於鮮也學聰明瞭,他讓手下士兵固守陣地,不再主動發起攻擊,這樣雲州戰場出現了短暫的平靜。

可是,楊明卻不是喜歡防守的將軍,當他確定自己的防線已經沒有多大問題的時候,便開始嘗試主動向於鮮發起攻擊。

楊明和龍武軍統領蒙武,是大涪知名度最高的兩名將軍,一個善攻,一個善守。楊明正好利用自己兩人的特點,由蒙武負責整條防線的防禦,自己統率大軍向於鮮大營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