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州靠近臨海的韓國,離大海已經不遠了,大涪的母親河涪江,流經遂州的時候就快到入海口,所以這一段涪江,水域面積快了許多,水流也比起上游湍急了許多。
遂州城就在大江對面不遠處,隊伍要去增援遂州,就必須渡過這條大江。江對面有一片樹林,適合隱藏軍隊,李悅也擔心樹林裡有伏兵,所以提前聯絡了江對面的一些親屬,讓他們在對面接應。
這時,李悅讓手下一名親兵拿起黑白兩面旗子,按照之前的約定朝對面揮舞了幾下。緊接著將對面也有人從林子裡鑽出來,也舉著小旗,朝著李悅所帶隊伍的方向揮舞了幾下。
看見江對面揮舞的小旗,李悅十分高興,因為這意思的對面並沒有韓國的伏兵。於是李悅便大手一揮,指揮著早已準備好的幾百條大小船支,浩浩蕩蕩的向江對面行去。
可是李悅不知道的是,他埋伏在江對面樹林中的親戚,早已被韓國士兵發現,並全部被抓住。
在韓國將官的皮鞭和威脅下,這些人很快交代了自己的使命,並且老老實實的按照韓國人的命令,像李悅發出了一切平安的資訊。
船隊行駛的速度很快,轉眼之間船已經到達江心,數百隻大小不同的船隻,極其壯觀的繼續向將對岸行駛。
懷化大將軍李悅站在船頭,身旁站著自己的外甥相王楊獻,一起感嘆著江水的壯觀,並憧憬著成功到達遂州,殺得韓國軍隊鬼哭狼嚎,然後高唱凱歌回京領賞。
這時,江對岸突然傳來一陣聲響,緊接著,江對岸出現密密麻麻的一群韓國士兵。
這些韓國士兵顯然早有準備,他們一出來便張弓搭箭,直接朝江中心的船隻射去,江上的風很大,所以的弓箭的準心很差,成功射中船隻的箭枝只有不到一半。
但即便是這樣,也有許多措不及防的大涪士兵中箭,運氣好的倒在船上,運氣不好的,直接掉入江中。
這突然出現的攻擊,讓船上的大涪士兵全都慌亂起來,坐在大船上計程車兵和將官連忙躲進船艙之中,藉助船艙的木板躲避射來的長箭,而那些小船上計程車兵,則沒有東西可以遮擋,只好趴在船上儘量不讓長箭射中。
第一輪攻來的長箭還算好,沒有命中目標的,要麼掉入江中,要麼射在船的甲板之上。除了最先沒有防備受傷和死去了一些士兵之外,後幾輪射出的弓箭造成的傷害就小了許多。
“抓緊時間向前衝,只要我們到了岸邊,就可以殺得他們丟盔棄甲。”見己方士兵傷亡少了許多,李悅高興起來,連忙讓手下傳令官揮出旗語。
船上所有船隻收到李悅的命令,立即行動起來,他們把人分作兩個部分。一部分人手持盾牌,擋住射來的弓箭,而另一部分人則向前拼命划船,在眾士兵齊心協力之下,一艘艘船隻像離弦的箭一般,飛快地向江對面駛去。
李悅的想法很好,但是韓國人怎麼可能願意讓大涪士兵這麼順利的登陸,那樣的話,他們專門埋伏在這裡形成的地形優勢將蕩然無存。
對於這種情況,對面的韓國士兵顯然早有準備,指揮官馬上釋出命令,第二波箭雨又向江中的船隻射去。
這一次射來的箭枝,和前面的卻完全不一樣,因為他們全是包著布條,沾著桐油,並點起熊熊大火的火箭。
這些火箭一射中眾江面上的船隻,便燃起了熊熊的大火,慌得船上計程車兵,手忙腳亂,連忙去撲滅船上的大火。
著火較小的船隻,士兵們拼勁全力,終於將火撲滅,但有一些船隻,它的速度特別快,位於船隊的前列,所中的火箭特別多,大火很快熊熊燃燒起來,眼看來不及撲滅了,船上士兵不堪大火的炙烤,乾脆跳入江中。
就在大涪眾士兵忙於救火的時候,將對面的草叢中突然出現許多船隻,他們向著大涪的船隊飛快地行來。
等這些船隻上的大涪士兵撲滅船上的火焰,回過神來的時候,對方的船隻離自己已經不遠了。
很快,雙方的船隻在江面上相遇,士兵們各自拿著長刀長槍,站在自己的船邊,和對方士兵大戰起來。
在船上作戰,和在陸地上作戰明顯不一樣,既要努力想法殺死對手,還必須得在搖晃不已的船板上控制住自己的身形。
大涪士兵大多生活在內陸地帶,他們見過的水大多是小河和湖泊,對於水上作戰那簡直是外行。
可這些韓國士兵卻不一樣,他們是海邊國家,他們的國境線有一大半都是在海上。這些士兵在參軍之前,有許多本來就是漁民,對海上行船和作戰十分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