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劃了這麼多年,宇文護終於如願地坐上了皇位。但此時的他卻忽然發現,坐在皇位上的感覺,卻沒有自己想象中那麼開心。
整個國家裡到處都是反對的聲音,四面八方兵戈四起,整天都能收到各地傳來的告急文書。朝中的官員大量空缺,好多事情由於沒有人領著做,所以被迫擱置。
每天處理朝中各種事情,宇文護得忙到很晚,第二天一大早又得早早起來,領著朝臣開始早朝,又開始新一天的忙碌。
最讓宇文護感到頭疼的是,現在好多地方官員都在發兵討伐自己。現在自己手邊雖然有一些兵力,但是要同時對付這麼多股敵人,人數還是有些不夠的。
早朝之後,宇文護把一些自己覺得還比較得力的官員留下來,一起商討如何剿滅這些反叛自己的勢力。
“陛下,目前我們兵力有些不足,同時對付這麼多股勢力,的確難度有一些大。臣以為,我們可以先集中對付一些勢力,採取各個擊破的方式,等滅掉一部分之後,在對付剩下的勢力。”說話的是大梁新任的兵部尚書,一個四五十歲的魁梧漢子。
“武大人說的很有道理,臣也覺得,我們現在應該拉攏一批,打擊一批,一個一個收拾這些膽敢犯上作亂的傢伙。”一個文士打扮的官員說道。
“那諸位愛卿說一說,我們現在應該先打擊誰,暫時拉攏或者放過誰?”宇文護也覺得這些官員說的有道理,他想了想問道。
“陛下,臣認為應該先對付雲州的楊雲和遂州的王棋,這兩個人目前的地盤最大,兵力也最多,只要將它們收拾了,其他一些小勢力,也許不要我們動手,便自己投降了。”這一次說話的是接替池尚文的太史令。
“陛下,臣有不同的想法,我們應該先易後難。如果我們先對付雲州和遂州這兩股最強的勢力,會花上不少的時間,我們的損失也很大。其他弱小勢力一定會趁機壯大自己,到時候我們再想對付他們,難度就很大了。”
說話的是吳遠昱,在宇文護登基這件事情上,吳遠昱為宇文護出了很多主意,在好友陳遠航的幫助下,他被宇文護任命為中書令,進入了宇文護的核心圈子,在大梁朝廷中也算炙手可熱的人物了。
“我同意吳大人的想法,我們可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先消滅這些中小勢力。至於那些強大的勢力,我們派出使臣招安,儘量答應他們提出的所有條件,先拖住他們,等我們騰出手來,再一個一個的收拾。”吳遠昱的話音剛落,就有一個聲音在堂上響起,眾人轉頭一看,原來是司空陳遠航。
“兩位說的很有道理,深合朕意,那我們馬上就選派官吏,一面派人到雲州和遂州去和他們打打太極,一面選出得力將領,去剿滅那一些中小勢力。”宇文護還算果斷,馬上做出了決定。
大梁朝廷很快頒佈了旨意,由泉州刺史劉成率領與泉州兵為主的十萬精兵,前往寧海的紅島府,征討起兵作亂的寧遠大將軍廖力生。
梓州司馬齊文遠,也是一個善於領兵的人。上一次他帶人佔領楊縣,但後來又被楊雲等人擊敗,甚至狼狽的被趕出了雲州。
但是宇文護登基之後,仍然對他十分信任,這一次命令齊文遠,率帥以梓州為主的近十萬士兵,前往梓州東山、紅遠、白山三縣,去剿滅擁立楊東為帝的三縣叛兵。
而派去剿滅東羌族叛兵的,竟然是剛剛被任命為中書令的文職官員吳遠昱,他帶領著十萬由好幾個州府混編出的一隻雜牌軍隊。
本來這件事情不應該派一名文職官員去做的,據說這是中書令吳遠昱主動申請的。梁皇宇文護見這吳遠昱平日裡頗有謀略,認為他是一個有才華的人,便同意了他的請求。
除此之外,宇文護還派輔國大將軍趙煥,從西京城調出三萬駐軍,又從靠近西京城的幾個州府臨時徵召一批士兵,湊成六萬大軍。前往西河都護府,進攻立楊氏皇族旁支子弟楊威為帝的西河都督陳國抗。
而其他幾路起兵叛亂的勢力,也由朝廷派出兵馬,或者讓就近個州府的官員組織附近計程車兵,對其進行圍剿。
但讓所有人都覺得奇怪的是,在這些公開要聲討宇文護的勢力中,最強大的雲州楊雲和遂州王棋,朝廷卻沒有派出大軍進行征討,只是調集附近各州府士兵,全力組織防禦。
在靠近雲州的好幾個關口,郭龍和巨遠光率領的以原封地士兵為主的十萬大軍,還有龍武軍統帥蒙武和軍師吳文率領的六萬龍武軍,分兵兩路,進攻距離雲州最近的寧首和定安兩城。
可是這兩城守將好像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