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舟加裝上帆後,姬軒就通知英先不用帶領戰士去大河邊練習劃木舟,繼續在人工河裡練習新加裝了帆的木舟。
雖然水位還在三尺多,但木舟吃水深度並不多,滿載戰士的時候也就半尺,也就不用擔心木舟會觸底。
姬軒花了兩個時辰的時間,給戰士們講解木舟上帆的原理和作用,戰士聽了不需要划槳就能前進,都聽的非常的認真,也都上去嘗試著轉動桅杆體驗風吹在帆上後帆受力的方向。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句話說的一點沒錯,雖然戰士們都聽的非常的明白,但上到木舟上操縱桅杆總是頻繁的出錯,最誇張的一次就是把木舟橫著衝向了岸邊。
也就是水位低,沒有衝到岸上,姬軒擔心還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就趕緊吩咐戰士把進水口堵住了。
萬事開頭難,就同戰士們剛開始練習划槳的情況一樣,操縱桅杆戰士們同樣是忙的手忙腳亂。
最後沒辦法,姬軒只好從裡面找了一個操作最好的戰士,專門負責操縱桅杆,等熟練後再指導其他的戰士操作桅杆。
唯一能讓姬軒感到滿意的是,加裝了桅杆的確可以使木舟前進和後退,於是姬軒再次找到工。
把剩下的帳篷裁剪了一塊一樣大小的三角形帆面,在幾個戰士的保護下,來到了大河邊的木舟也進行加裝帆,為了能夠使戰士在這個木舟上更熟練的操作桅杆,安裝了一個一模一樣的。
就這樣戰士在人工河裡練習到了九月,才有一半的戰士能夠熟練的掌握桅杆的操作,姬軒同英帶領四隊的戰士再次來到了大河這裡。
第一次在大河裡操作桅杆,姬軒並沒有讓所有戰士都到木舟上,只是安排了四個上去嘗試著操作桅杆,使木舟逆水順水航行,並告知儘可能的降低速度。
確定沒有問題後,才把十個戰士全部安排上獨木舟上。同時也進行了明確的分工,最前面的戰士負責觀察前方的情況,最後面的戰士負責觀察身後的情況以及操控木舟前進的方向,中間的戰士控制桅杆,調整木舟前進的速度,剩下的七個戰士負責警戒,一旦發現危險,要能第一時間對其消滅。在逆流前進的時候,還要根據木舟前進的速度,透過划槳提高速度。
而去東邊部落的兩隊戰士和仇等族人交換完成後返回到了部落,善彙報說土部落和熊部落的居住地也已經找到了。
兩隊的戰士在部落裡休整了幾日時間,蹤帶領戰士再次踏上了前往銅礦山的路,當看到英帶領戰士在大河裡平穩的操縱木舟前進,都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
而桃也帶領女戰士前往祖地,替換下來梅的隊伍,回到祖地雖然遠離部落,但在那裡並沒有什麼重要的事情去做,只需要每日安排好戰士站崗,其餘的戰士就可以稍微放鬆一下。
在這期間,耕地裡的花生大豆粟米依次成熟了,這次姬軒雖然沒有親自去幹,但通知所有族人都可以參加,只要參加每人每日都能得到兩工分。
功夫不負有心人,戰士們透過不斷的練習,從剛開始用繩子固定住在很小的一段距離裡練習,到後面可以航行半個時辰後掉頭返回到出發地,並且速度上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為了能夠運輸銅礦,姬軒吩咐木工組的族人來到河邊製作木筏,木料都是英帶領戰士每日來大河的時候運送過來。
製作好木筏後,又在上面固定了一層木板,然後在上邊固定安裝了一層籮筐。逆水前進的時候然後安裝在木舟後面拉著走,順水而下的時候就放在前面,木舟在後面拉著防止木筏飄走。
木筏上都是裝著石頭進行訓練,然後用木舟拉著在大河裡來來回回的訓練了十天時間。姬軒同戰士們溝通確認後,確保戰士能操控木舟到銅礦山。
為了確保安全,姬軒吩咐英安排戰士一半在河裡乘坐木舟順流而下,另一半騎馬在岸邊跟著前行,兩組輪流進行調換,順便也能狩獵一些獵物當做戰士們的口糧。
去的時候帶的物資,全都放在木筏上,再加上一人雙馬,前進的速度就非常的快,僅用了三天的時間就到達了銅礦山那裡的大河邊。
接下來一半的戰士留在大河邊看著木舟和木筏,剩下的一半戰士騎上雙馬朝銅礦出發,通知猛帶領奴隸,把銅礦石運到大河邊上,但要是木筏裝不下了後,還需要繼續用馬來馱運。
十個戰士來回運輸了五趟,才把木筏裝滿,返回的時候都是逆流而上,只能把帆全開,風小的時候戰士們還需要划槳加快速度。
猛帶著戰士步行押送著奴隸先出發回部落,戰士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