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受教育的過程是非常痛苦的,特別是當一個怪胎試圖讓她的孩子不被當成怪胎的時候。
&esp;&esp;她試圖將自己的孩子教導成最優秀、最友善、最積極、最奪目的孩子,一但失敗便會在巨大的落差下感到絕望,進而歇斯底里。她一遍遍的教導著自己的孩子,要聽話、要懂事、要認真學習、要名列前茅,並禁止她的孩子帶朋友到家裡來。她是個很要面子的人,不希望外人看見她破敗的家。而她的孩子不懂這些,在反問的為什麼中沒得到答案後,她的孩子又問了另一個問題。
&esp;&esp;“那朋友是什麼?”
&esp;&esp;“……是和你一起玩的人。”媽媽給出瞭解釋。
&esp;&esp;“原來是這樣啊,那太好了。我沒有朋友,不會帶人回家的。”她聽到的孩子開口道。
&esp;&esp;然後,媽媽沉默了。露出了彷彿難過般的、不滿的表情。
&esp;&esp;“你要去交朋友。”她指令道,“每個人都要交朋友的。”
&esp;&esp;這話對小孩子來說還是太難懂了,但要去交朋友的指令卻刻在了孩子的腦海裡。
&esp;&esp;接著,那個孩子很快走上與他母親一樣的道路,追隨著她母親的腳步,成了一個怪胎。
&esp;&esp;那個孩子交不到朋友。
&esp;&esp;他根本不會交朋友,所有人在沒見到他之前就開始討厭他,排擠他,對他惡語相向,那個孩子年齡太小,也太笨了,根本不知道也想不明白自己做錯了些什麼,卻在無法理解大人的年紀體會到了與自己媽媽相似的心情——一但失敗便會在巨大的落差下感到絕望,進而歇斯底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