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陛下英明!”
夏原吉可是知道如今的大明不像明面上這樣安穩,畢竟當時朱棣靖難的時候不是穩紮穩打一城一城的攻入南京,而是選擇了繞路直搗黃龍。
好處就是為靖難成功奠定了基礎,但弊端也是明顯,導致中途有許多建文勢力並沒有被清算。
就比如如今還在江北擁兵十萬的梅殷,這樣的城池還有許多。他們的對待永樂一朝的態度模稜兩可,既不臣服,也不反對。
就是一個字:拖!
好在陳羽的計策下,藩王手中的兵馬已經逐漸被瓦解。
這樣一來面對剩餘的既得利益與建文舊臣,解決起來壓力也會輕鬆很多。
自從靖難以來,朱棣與各方勢力達成了一個微妙的平衡,只是這樣的平衡註定會在陳羽的不斷獻計中被打破。
比如這一次以攤丁入畝為首的三板斧,計策一出,朱棣就可以大刀闊斧的打壓士紳階級,極大的減輕了士紳階級對於皇權的影響。
如果順利實施,結局對於皇權來說定然極好。
可其中的難度也是極大,但朱棣方才說到:
在征伐漠北之前,先親自去往蘇、松、嘉、湖四地坐鎮攤丁入畝計劃的展開。
朱棣這樣的馬上打天下皇帝,對天下讀書人的威懾極大,也很符合這位永樂帝的風格。
不動則已,一動就以雷霆萬鈞之勢,給予對手致命一擊。
就像當初親自帶兵千里前去裹挾寧王一樣,這一次朱棣再次親自帶隊,直接提著大刀找上了蘇、松、嘉、湖所在地計程車紳。
士紳上摺子?
皇帝都砍到你家門口了,你往朝廷上摺子參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