紳階級來說,卻是一個天塌了的壞訊息。
士紳階級大量集中在富饒的江浙一帶,一方面是因為這裡富饒的條件給予了他們足夠的錢財用來求學,從而考取功名;另一方面,江浙地區遠離京城,操作空間巨大,天高皇帝遠,膽子自然大了幾分。
如今陳羽的這兩項策略,簡直就是砍在了士紳階級的根基上……恐怕會遭到士紳階級更為猛烈的反撲!
面對如此好的辦法,夏原吉思考良久之後,輕輕的嘆了一口氣。
他深知改革從來就不是能輕鬆完成的,必然伴隨著既得利益者的損失,後者會拼了命的反對。
而放在如今,也就是士紳階級定然會拼死反對!
到那時,國家又會陷入到動亂之中……
夏原吉瞥了一眼坐在一旁的朱棣,發現自家這位陛下先前的鬱悶已經在陳羽不斷對稅收、民生的抽絲剝繭中,到提出解決政策後,滿臉笑意。
他遲疑片刻後,對著陳羽問道:
“陳兄弟,策略雖好……可頒佈之後……是不是太冒險了?”
“冒險?”
陳羽當即回應道:
“頒佈士紳一體納糧、攤丁入畝有兩個好處:其一解決土地兼併;其二可以讓大明國庫每年稅收至少翻三倍!”
“有這兩個一方面穩住國運,一方面充盈國庫的利益,你認為以永樂帝的性格會不會心動?”
“永樂帝可不是建文那種軟弱的帝王,他完全繼承了洪武帝的殺伐果斷,永樂帝心動了,那些士紳哪怕不服,但敢用行動來表示不滿嗎!”
“士紳階級在永樂帝面前壓根就不夠看,談何冒險一說?!”
士紳階級進行土地兼併,這是刻在血肉裡面,無法改變,因為打倒了這個士紳,那麼也會有下一個士紳補上去。
但是‘攤丁入畝’的實施,大清已經打過樣,可以讓土地兼在很長一段時間得到有效控制。
此政策一出,士紳階級購買土地的熱情大大降低,畢竟買的越多,徵稅也會相應提升。
而且‘攤丁入畝’政策推廣後,大清的國庫收入成倍數暴漲。
雍正即位之初,大清國庫僅有存銀800餘萬兩,朝廷做事備受掣肘;等到雍正統治的末期,不到十來年的時間,國庫的存銀就已經飆升到6000多萬兩。
改革的成效出乎了所有人預料。
可以這麼說,正是因為雍正積攢瞭如此豐厚的身家,大清才會有所謂的‘康雍乾盛世’。
否則,按照乾隆大興土木、奢靡浪費的‘敗家子’風格,清朝可能都撐不到19世紀。
不過話說回來,工業革命這個時候已經到了乾隆年間了。
如果乾隆當時和來訪的馬格爾尼團隊認真交流一下,能夠跟當時的西方學學怎麼搞工業革命。
那麼靠那些農業收上來的稅,乾隆可能壓根都看不上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