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自證?陳羽的驚人之語(2 / 3)

當時建文舊臣,除了方孝孺等個別人以外,大多都選擇了投效朱棣。

因為“識時務者為俊傑”的他們意識到,不管誰做皇帝,都是為朱家王朝服務。

沒必要拿命去硬扛。

後來朱棣頒佈了一些決策,哪怕是大興運河、永樂大典等,士紳階級為代表的文官集團也都是象徵性的勸一勸。

可是在朱棣決定下西洋的時候,幾乎遭到了全體文官集團的上疏。

無一例外,都是反對!

在文官的筆下,鄭和下西洋被描繪成一場勞民傷財、得不償失的賠本買賣,甚至說是朱棣一時興起的暴發戶,只為顯擺國威的裝逼行為。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海洋貿易實際上為朱棣帶來了鉅額的利潤。

而文官們之所以要抹黑鄭和下西洋,是因為鄭和下西洋本質上是皇帝一個人的行為。

士紳階級插手不進去。

文官們想要叫停大航海計劃,其真實意圖是將原本屬於國家的海洋貿易利潤,轉變為士紳階級透過走私,來中飽私囊的個人行為。

這樣一來,他們便能透過官商勾結,私下進行海洋貿易,從而大發橫財。

事實證明確實如此。

在朱高熾當上皇帝將大航海計劃停擺後,江南一帶迅速湧現出大量超級富翁。

這些人無一例外都是透過與官員勾結,利用私下的海洋貿易才積累了鉅額財富。

“如此看來,下西洋確實……暴利!”

朱棣眯起眼睛,聽著陳羽的分析,心中升騰起一股殺意。

這一次下西洋按照陳羽將大明所有勢力一同拉入的想法,他先後將勳貴、商賈、藩王拉入其中。

可是唯獨沒有士紳階級。

原因很簡單,沒有下西洋之前,江南等地計程車紳靠著南方靠近沿海的地理優勢,早早做起了海上貿易。

人家相當於一個人賺百分之百的錢,可是如果將他們拉進來,利潤直接少了一大截。

士紳階級當然不可能幹。

所以朱棣運用了平衡的辦法,想借用第一批下西洋讓勳貴、商賈、藩王獲利,轉變為擁護皇權下西洋的堅定支持者。

從而與皇權一起對抗士紳階級。

到那時,哪怕士紳階級再強,也只能屈服。

可是沒有想到,在這個計劃還沒有實行起來之前,這些臭丘八就已經按耐不住的行動起來!

本來朱棣還對下西洋能夠獲得暴利有些懷疑,現在最後一絲懷疑,在士紳階級如此猛烈的反攻下,徹底消散。

夏原吉聽著陳羽分析頓了頓,疑惑的問道:

“陳兄弟,如今下西洋的船隊已經駛出大明港口,軟肋應該如何運用?”

陳羽順著老夏的疑問,解釋道:

“透過下西洋這件事情的目的,是分析士紳階級如此大動作的動機,那就是觸碰到了士紳階級的利益。”

“既然如此,我們就可以用影響士紳階級利益的另外一件事情做文章。”

“田地!”

對付士紳階級的辦法,陳羽手中當然不只一種,但是結合當下的身份與背景,選擇了一個可以最容易被老朱與老夏接受的。

畢竟在大明所有人的共識:

在農業佔主導的封建王朝,創造財富最主要的就是土地。

朱棣對此認同的點了點頭,陳羽之前就曾經說過,士紳階級就是大明的地主,手中握著大量土地。

而皇帝就是一個王朝最大的地主。

陳羽伸出三根手指頭,淡淡的說道:

“士紳階級憑藉著朝廷給予的賦稅減免、徭役優免、社會地位,每年都進行著土地兼併,從而不斷擴大土地基本盤,獲取收益。”

夏原吉在聽到陳羽提及土地問題,打起了精神,如今又聽到了土地兼併,他更是非常恭謹的坐立。

土地兼併問題之前的時候陳羽也談過,給出的解決辦法是將大明境界的‘土地’做大,也就是開啟大航海。

可是在戶部管理田地賦稅多年經驗的他來說,這樣解決辦法遠遠不夠。

畢竟土地兼併問題千年以來,一直存在。

僅僅只靠外部,無法將其弊端完全消除。

就像大明內部土地一樣,隨著人口的不斷發展,總會有兼併完的一天。

大航海難道不也如此?

所以在此基礎針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