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羽道:“那肯定是真的,不然倭寇是怎麼來到大明的?”
朱棣繼續追問道:“可是有時候7月份倭寇也會出現。”
陳羽道:“都說了這只是自然氣候所形成的災害,他們對於海域的氣象有一定了解,可以根據雲的形狀去判斷是否出現所謂怪風。”
想到這裡陳羽就感覺元朝敗的是真憋屈。
那種猛烈的颱風,哪怕7月份左右出現的機率會高一點,但也是一種偶然現象。
而元朝兩次出海都碰到了,真也只能說是背到家了。
陳羽長嘆一聲,無奈的說道:
“唉,倘若今天我是與當今的永樂帝交談,我還會建議他趁著倭寇心中,以為神風能庇佑島國而放鬆警惕之際,讓大明偽裝成倭寇商隊登陸,然後趁其不備以最小的傷亡攻克倭寇,雖然讓倭寇兩班倒,沒日沒夜的給大明挖銀礦。”
倭寇所在的島國,雖然地震頻發,資源匱乏。
但是海上的地理位置極好。
如果佔領,那麼以後再也不會有封鎖華夏的第一島鏈。
有的只有華夏第一神盾!
朱棣聽著雙眸頓時一亮,就差沒有拍著桌子大聲吼道:
老子就是永樂帝。
陳羽剛剛講解的颱風形成原理與什麼地理包括亞熱帶低氣壓,他沒有聽懂。
但是總結下來,避開七月份左右的天氣就可以得到銀礦,他聽懂了。
接下來就是要動刀兵了。
陳羽說的計策不錯,那些倭寇不是以為什麼狗屁神風可以保護他們嗎?!
輕敵可是戰場大忌。
這樣的局面,對於明軍來說勝負已經沒有懸念了。
而最後唯一要解決的就是一點:
開戰理由!
華夏出兵,從來都講求一個師出有名。
總不可能是打著為大明開採銀礦出兵吧!
寒磣!
那大明周邊的國家,都會將大明當成強盜!
這樣的話,也不利於以後大明與周邊國家做貿易。
朱棣可沒有忘記陳羽所說,海上絲綢之路是一條長久買賣。
要是打著幫元朝找場子出兵……
那不是變相讓大明承認元朝正統。
絕對不行。
至於大明海疆常年被倭寇偽裝的強盜騷擾,這些都沒有什麼實質性證據。
不好定性。
該找個什麼理由呢?
等等……
朱棣微微頷首看著陳羽,在自己面前不就有一個現成的大才。
在陳羽將神風的真實剝開之後,朱棣此時對陳羽那是徹底信服。
朱棣臉上帶著笑容,對著陳羽問道:
“掌櫃的,恐怕你就算告訴了永樂帝大明,也沒有辦法直接對倭寇動手。”
“畢竟華夏自古以來講究師出有名,總得有個理由不是?”
陳羽看了一眼滿臉期待看著他的老朱,與自從聽到能夠奪取百萬噸級別銀礦,就樂的合不攏嘴的老夏。
果然,商人就是商人。
要是人家永樂帝,估計知道訊息的第一時間,就會去翻找史書。
從蛛絲馬跡中找到開戰理由。
就像朱棣攻打漠北,有次對面已經服了。
但是朱棣回頭就找了一個一千多年前,漢高祖劉邦被圍困白登山的事情。
打著為劉邦報仇的旗號,再次找漠北算賬。
陳羽想了想,準備給自己倒上一杯酒。
這個時候,夏原吉眼疾手快,立馬殷勤的站起身來,拿起酒罈給陳羽倒滿了一杯。
夏原吉這一舉動,看的朱棣都驚掉了下巴。
老頑固也有這樣一面?
陳羽笑著將杯中酒一飲而盡,隨後說道:
“開戰的理由實在太簡單了,就比如秦朝始皇帝與徐福的故事,你們都知道吧?”
朱棣點了點頭,始皇帝死後,他的功績雖然被儒家抹黑,但是對於出身在帝王家的朱棣來說,清楚的知道史書是勝利者書寫的道理。
他也知道如果沒有始皇帝,目前的大明絕不會有今天遼闊的疆域。
始皇帝是被後世所有掌權者都認可的皇帝,畢竟不認可的掌權者,都被其他勢力崛起的過程吞併了。
陳羽繼續說道:
“徐福當年受始皇召命,前往蓬萊仙島尋求所謂長生藥,且攜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