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轉眼就忘了?
但這些話李景隆只敢在心中吐槽。
此時他腦子瘋狂的運轉,試圖揣摩永樂帝的聖意。
剎那間,
好像領悟到了什麼。
精鹽的暴利,朱棣比任何人都清楚,而以工代賑缺的就是錢,也就是工程與賑災之間的‘收支平衡’。
難道是朱棣想用精鹽的錢來補貼流民大興土木?
李景隆權衡了一番之後,試探性的開口說道:
“精鹽提煉的工序比較複雜,成本高,但還是可以餘出一部分利潤。”
朱棣眼中有些詫異,沒有想到李景隆這小子回答的如此滴水不漏,隨後淡淡的說道:
“既然有利潤那就好說,我看提煉精鹽是在京師剛剛興起的行業,並沒有在大明推廣鋪開,不知曹國公能不能讓利,將精鹽生意推廣到全國,幫助大明的災民順利的度過這一次的大災,讓災民少一些白骨。”
李景隆聞言眼睛一亮,心中狂喜,急忙躬身保證道:
“為了天下的災民,臣哪怕不掙錢,也要接下陛下下達的任務。”
李景隆清楚,這些流民可比正常的員工便宜多了。
只管飯,不給錢。
這樣一來精鹽產業鏈將以最小的代價,推廣整個大明。
不僅如此,還能吸納這一次大災的流民。
政策釋出後,自己在民間廢物的形象,也會扭轉。
怎麼想都不虧。
四叔愛我!
李景隆的保證擲地有聲,眾人皆驚。
對於新型產業的精鹽生意,用在以工代賑中在合適不過。
一個完完全全的空白產業向全國推廣,正是缺人的時候。
精鹽生意的利潤有多少,他們不知道。
但是他們猜測一年之後,李景隆絕對虧不了。
可是這個辦法不是他們太子府屬官想出來的,而是永樂帝。
一時間楊士奇、楊榮、解縉,心中皆是心中懊悔。
最近精鹽在京師上層大火,他們為什麼就沒有聯想到用精鹽來代替以工代賑呢?
但隨即他們發現之前都走入了一個死衚衕,認為以工代賑只能是大興土木。
想到這,在場的眾人皆是譁然失色。
永樂帝大才!
朱高熾與夏原吉‘耳清木明’,與其他人不一樣,他倆心中對皇宮之外小酒館的陳羽,除了佩服還是佩服。
夏原吉思索片刻後,眼神堅定起來。
陳羽這樣人才一定要來戶部,才能發揮他的最大價值。
不行,自己前段時間一直在牢獄裡面休養生息。
出來之後,要找個機會去拜訪一下陳羽,順帶將其挖到戶部。
最終,眾人還是李景隆率先反應過來,他看著太子府那邊震驚的模樣,就知道朱棣這個逼裝的很成功。
“啪啪啪~~~”
李景隆率先鼓起掌來,大聲說道:
“陛下好計策啊,我空有提煉精鹽的本領,卻腦袋空空,多虧了陛下,才讓這一次大災少了許多白骨,這樣的計策我下輩子都想不出來,天下百姓會感激陛下!”
眾人聞言也反應過來,連忙附和。
朱棣看著眾人的反應,很是滿意。
有時候借陳兄的辦法來撐撐場面,確實很爽。
坐在朱棣身旁的朱瞻基看著在場眾人眼中的反應,很是得意。
老師真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