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壓根就沒想著賣給百姓(1 / 2)

朱棣本來以為陳羽說的是技術上的難點,但沒想到最後竟是朝中關係夠不夠硬上!

朱棣有可能不懂技術,但他懂大明鹽鐵轉運司啊。

大明鹽鐵轉運司上面有人,自己上面可沒人了。

他扶起凳子,坐了起來,點了點頭道:

“掌櫃的,這個你放心,我在朝中人脈還是很有把握的,這些對我來說就是小事。”

陳羽聽後一喜。

上面有人就是舒服,辦事效率就是高,自古以來如此。

“只是成本雖低,不知一天可以生產多少,有沒有擴大產能的可能?”朱棣道。

陳羽笑著說道:

“法子很簡單,不需要什麼技術含量,只要老朱多召一些人,保證可以做到每天日產百萬斤。”

“而且這麼做也沒有什麼風險,畢竟並沒有進行食鹽走私,我們做的只是食鹽加工,食鹽的暴利你應該也知道,那些人都是亡命之徒,過著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的日子,可跟我幹則不一樣,完全合法。”

“再加上食鹽又是人生活中必不可少,只要掌握了這門生意,就相當於家中放了一臺印鈔機!”

精鹽放在古代,絕對是降維打擊。

能夠帶來巨大利潤的同時,也伴隨著巨大的風險。

畢竟,如果一門生意有 50%的利潤,人們就會鋌而走險;有了 100%的利潤,人們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 300%的利潤,人們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

而食鹽相當於在家中安置一個印鈔機,風險不可謂不大。

本來陳羽也沒想過做食鹽生意賺錢。

每天開個小酒館打發一下恩科開始之前的生活,也挺好。

但今天的事情,給陳羽敲響了一個警鐘。

南京是京師重地,在這裡再有錢,你也要低著頭做人。

這裡只看權!

又或者只看皇帝!

過幾天,因中元節的緣故,大明各地藩王都會進京。

根據歷史走向,永樂帝一定會進行削藩,從而把權力牢牢掌握在中央手中。

那麼那些藩王要是因這件事,心裡不痛快,當然不敢對永樂帝發怒。

畢竟上一個跟永樂帝對著幹的方孝儒,墳頭草都已經老高了。

那麼這股怨氣就會轉移到另外的地方。

毫無疑問,那就是普通老百姓。

不管你多有錢,只要手中無權的人,在那些藩王眼中,都是普通老百姓。

所以,陳羽在這個特殊時期,決定採用精鹽大賺一筆路費。

然後果斷跑到南方,找個地方安定下來。

每天過著勾欄聽曲的日子。

等到恩科再趕回來。

朱棣聽後頓了頓,印鈔機?

自己可是有一臺,但是精鹽生意也確實可以這樣說。

“掌櫃的,那不知這精鹽價格,定多少合適?”

“十兩銀子一斤。”陳羽道。

十兩!

尼瑪!

朱棣險些再次跌坐在地。

“掌櫃的,定十兩銀子,百姓如何吃的起?”

陳羽這裡的出鹽成本比市場上的還要便宜,且加工出來的都是精鹽。

食鹽下到普通百姓,上到皇室宗親,都是必需品。

所以,朱棣自然再次脫離了商賈身份,站在了皇帝視角,去看待食鹽這劃時代的改革。

這樣利國利民的事情,當然應該得到普及。

這麼高的價格,著實有些黑心。

之前陳羽提出商稅改田稅與一系列心繫百姓的言論,讓朱棣認為陳羽是一個心繫天下的大才。

但這一刻陳羽在朱棣心中的印象,有些折扣。

陳羽聞言一怔,疑惑的問道:

“老朱,我說你的格局與眼界也就那麼一點,我壓根就沒想過將精鹽賣給百姓。”

朱棣下意識的問道:“不賣給百姓,那賣給誰?”

“誰有錢賣給誰啊,就比如說士紳,商賈,還有皇室。”陳羽理所應當的說道。

“這麼貴他們會買?”

陳羽輕輕笑了笑,笑老朱身為商人卻實在太單純了,轉身對著朱高煦問道:

“朱兄,你感覺這精鹽怎麼樣?”

朱高煦連連點頭:“陳兄大才,這食鹽是我這輩子見過最好的了。”

“那十兩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