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瞪了一眼幾乎憋笑憋的快流出眼淚的朱高煦。
可看著一本正經的陳羽,他也感覺有些好笑。
但是他不能笑。
畢竟先前陳羽給他的感覺就是那種上知歷史長河,下看王朝更替的大才。
有了姚廣孝給出陳羽是下凡謫仙的說法。
聯想與陳羽在一起的點滴,朱棣已經認定陳羽就是上天派下來成就他永樂一朝的。
但是,陳羽竟然說出了他手中有一項生意,可聚天下之財,簡直令人匪夷所思。
朱棣自問,自己目前雖是皇帝,但卻也沒辦法將天下的財富盡數掌握手中。
甚至就連十之一二都沒有。
朱棣輕輕搖了搖頭,有可能陳羽一直待在南京城中,也沒去過更遠的地方。
只對國事方面有著極高的天賦,對於其他的事情瞭解的就不是很透徹,就比如做生意。
可陳羽今天著實有些反常。
莫不是今天受到什麼刺激,不想開酒館,反倒是想轉行做生意?
尼瑪!
結合今天來的時候,陳羽反常的舉動,朱棣猜測一定是朱高煦這小子刺激到了陳羽。
這等天上來的謫仙人,若是走上‘歧途’,那麼以後大明的國運與弊端,還能去詢問誰?!
自古都是先有伯樂,後有千里馬。
今日,自己這個伯樂,一定要糾正陳羽這位大才的想法。
朱棣淡淡的說道:“掌櫃的,我知道你釀酒的技術放眼南京城,乃至大明都無人能及,但是高濃度烈酒畢竟度數太高,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且後勁極大,喜歡的那是真喜歡,不喜歡的那是真不喜歡。”
“這還是其次,最主要的是如果你的酒真的大賣,恐怕麻煩也會隨之而來了。”
酒雖好,但是弊端有二。
其一:
平心而論,陳羽釀造的這種高濃度烈酒對於常年作戰飲酒的人來說,烈性十足,口感純正,是不可多得的絕世美酒。
可受眾的人群註定有限。
他一個皇帝總不可能為了那一點錢,真的跟著陳羽一起去賣酒不是?
而且以陳羽的能力,去賣酒著實屈才。
為了區區一點銀子,不值當。
有這個時間,還不如與自己一起暢談國事。
其二,
目前靖難之役剛結束沒多久,如果酒大賣,反倒是個麻煩。
眾所周知,一個國家剛剛結束戰亂,那麼當朝皇帝必須深諳時弊,體貼民情,減輕百姓負擔,從而獲得大多數人的擁護。
其中一點就是頒佈禁酒令。
古代的歷代君王,禁酒的目的無非就是減少糧食的消耗,備戰備荒,同時也是向天下人起一個表率作用,告訴他們皇帝不會過分沉迷於酒,傷德敗性。
朱元璋建國初期,國家受到戰爭摧殘,國內一片饑荒。
朱元璋雖也喜酒,但剛上位稱帝,為表清廉,下禁酒令。
後經濟逐漸繁榮,農業逐漸恢復,便解了禁令。
雖然永樂帝沒有頒佈,但這是一條潛規則。
你可以喝,可一旦大賣,很有可能被其他人落下把柄。
要到了朝中有人彈劾的地步……
自己如果保全陳羽,那麼就要開罪天下百姓,實在不值當。
陳羽搖了搖頭:“老朱,你好歹也是一個商人,而且我觀你也是一個愛酒之人,難道不知道酒的市場如何?”
“更何況我這裡酒與外面的區別,無非就是濃度高些,說白了就是用來招待特定人群,要想靠這個聚天下之財根本不可能。”
“而且這裡可是京師,朝中那些御史又不是吃素的,他們要是知道我在天子腳下靠賣酒賺的盆滿缽滿,定然會狠狠參我一筆,然後將我吃幹抹淨?”
朱棣聞言一怔。
尼瑪,本來打算好好勸導陳羽,但你丫說的都是我的詞啊!
而且還用我的詞來教訓我!
陳羽站起身來,從櫃檯的抽屜中拿出一個用紙張包裹的物品,放到了桌子上。
攤開之後,
朱棣眼神微微一凝,心底泛起一絲納悶。
這裡面就是陳羽的底氣?
朱高煦嘴角一撇,剛要脫口而出幾句嘲諷,卻看朱棣一臉好奇的樣子,又生生憋了回去。
等紙張攤開之後,
朱棣驚呼著向陳羽求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