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升等世襲制度(1 / 3)

‘嘶!’

朱棣倒吸一口涼氣,震驚的話都說不出來,只是用看怪物一樣的眼神看著陳羽。

心中不斷重複著陳羽剛剛說的話:

“大明必須重複每三年一次的科舉,但不可能永遠重複開國與靖難。”

對啊,哪怕在囂張的武將勳貴也有老去死亡的一天。

武將集團的升遷途徑卻非常單一。

戰功換功勳。

這種東西無法傳承。

將門之後就一定會是將才嗎?

每一個將才無一不是在戰場上廝殺而出。

這點朱棣深有體會。

但是文官集團不一樣,他們只需要將書籍中的知識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在透過科舉晉升。

相當於每三年獲得一次‘決戰’機會。

所以,文官集團註定會不斷壯大。

百年之後武將集團面對文官集團那樣的龐然大物,根本不可能有反抗的餘地。

只能像陳羽所說那樣,淪為文官集團的墊腳石。

“咕咚~”

朱高熾在一旁後怕的嚥了一口吐沫,用看怪物的眼神看著陳羽。

妖孽~

天才般的妖孽。

再加這一次,他一共與陳羽見了兩面。

但是他卻發現陳羽對天下時局的考量,達到了一個匪夷所思的地步。

這樣的大明‘臥龍’朱高熾已經下定決心,無論付出什麼樣的代價,一定要將其網羅到自己手中當官。

他之前不太相信市井之中有大才的話,因為他從來沒有遇到過。

但這一刻,朱高熾感覺一點都不誇張。

畢竟只有碰見了,面對面交流之後,你才能知道對方是一個多麼妖孽的大才。

哪怕太子府上那些智囊,絕對做不出如此深入的分析推演。

朱高熾突然想起了自己家中的兒子—朱瞻基。

目前還沒有一個讓滿意的老師去教導朱瞻基,要是將陳羽請回去給朱瞻基當老師,教授他帝王權術。

好像是個不錯的選擇。

省得那個臭小子整天在家中鬥蛐蛐。

陳羽繼續說道:“王朝初期,在戰爭環境中文官集團存在感不強,但當王朝逐漸趨於穩定,文官集團會逐漸與王權進行深度捆綁。”

“文官集團其實很難打擊,因為他們可以透過科舉制度,來進行每三年一次穩固文官集團的體系結構,這種模式一旦執行成功,除非到了國家生死存亡之際,否則會長時間執行下去。”

“對於皇帝來說,文官集團形成了一個將皇權排除在外的獨立利益集團,到那時王權雖有地位,但卻沒權利。”

“那麼王權想要破壞文官集團的制度,在這場博弈中佔據上風應該怎麼辦呢?”

陳羽平靜的話語,讓朱棣心中掀起了驚濤駭浪。

大明朝堂文官集團佔據主體,沒有武將集團抗衡。

平衡已經被打破。

大明後世之君沒有來自宗室助力,還有哪些依靠,能來制約文官集團?

良久,朱棣才緩緩沉聲說道:

“外戚,宦官?!”

陳羽:“不錯,這時候皇帝雖然有兩個選擇,可是到了最後只會重用宦官。”

“為何?”朱棣問道。

陳羽笑著繼續說道:“宦官幾十年如一日伺候在皇帝身邊拍馬屁,會導致皇帝往往不自覺的信任宦官。”

“而皇帝為了制衡文官集團,會將手中的權力分給宦官,甚至是很大一部分權力。”

“這並不是偶然,而是權力演變的必然。”

“臣子的力量越大,那麼皇帝的權力就會越少,所以皇帝就會採用太監強悍的手段,去對抗文官集團的壟斷與嘴巴。”

明朝對宗室限制太狠,根本沒有其他力量用來對抗文官集團。

宦官成為了代替宗室力量的首選。

明朝也因此被稱為史上宦官專權最厲害、最灰暗的時代。

宦官權勢擴大,初衷是為了加強對文官集團的掌控,鞏固中央集權。

但是誰能想到明朝出了一個奇葩皇帝,朱祁鎮。

自朱祁鎮開始,

宦官開始參與內閣閣臣的任免事宜。

那時有人說:

明朝宦官才是真正宰相。

甚至單憑實力根本無法進入內閣,必須有宦官引薦。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