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羽將軍也在不動聲色地強化軍營的防禦力量。他對兵力部署進行了重新規劃與調整,使得整個軍營的防禦體系更為嚴謹。巡邏崗哨的數量大幅增加,他們如警惕的衛士,時刻巡查著軍營的每一個角落。對於進出軍營的人員,盤查工作也變得格外嚴格,任何細微的疑點都不放過。
此外,林羽還秘密派遣信使,給趙虎、王風、李巖、馬衝、張猛、劉箭等將領傳達了一道機密軍令。軍令要求他們務必時刻保持高度警覺,隨時準備待命出征。一旦察覺到任何異常變故,需立即率軍投入戰鬥,對叛亂勢力進行堅決的鎮壓與剿滅。
雖說這些將領如今已脫離了林羽的林家軍編號,擁有了各自代表身份的獨特旗幟,但他們在軍事管轄上依然隸屬於林羽管轄之下,因此對於林羽的軍令,自是毫不猶豫地堅決執行。
安排妥當後,林羽深知此事幹系重大,僅憑自己的力量恐難應對周全。於是,他秘密撰寫奏摺,將當前所掌握的謀反跡象及應對舉措詳細記錄其中,透過極為隱秘的渠道呈遞給皇上,懇請皇上暗中調派人手,做好隨時支援蒼巖郡的準備 ,以防局勢失控。
而在郡守府內,孫懷瑾雖然心中忐忑不安,但在穆影的不斷催促下,也不得不開始暗中籌備起事所需的物資。此時他早已沒有心思去理會龍淵和秦明那些私怨之事,他表面上依舊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處理著郡守府的日常事務,可內心卻如同熱鍋上的螞蟻,焦急萬分。
穆影則頻繁地在蒼巖郡內四處奔波,頻繁現身於各個城池。他行蹤隱秘,趁著夜色與各方勢力秘密聯絡,為起事做最後的籌備。
他深知此次行動危機重重,稍有不慎便會粉身碎骨。但對墨玄翊的敬愛以及內心對復國的渴望,讓他義無反顧。他渴望在這場風雲中助力墨玄翊成就大業,於是不顧一切地全力推動起事計劃。
卓立和柯爾克在臨淵城養傷好得差不多後,經墨玄翊安排,成功混出大炎國,返回蒼雪國。此前,他們已透過墨玄翊安排的渠道,將計劃上報給拓跋淵。拓跋淵見二人平安歸來,既意外又激動,隨即他將墨玄翊的計劃呈給國王拓跋凜。
拓跋凜本因此前慕容恪率十五萬大軍西下大敗一事而惱怒,但冷靜思考後,認為攻城方本就處於劣勢,且己方也斬殺了大炎國七萬人,勝敗乃兵家常事,於是怒氣漸消。同時看到墨玄翊又承諾,若助其復國,事成後將獻上五座城市,並年年進貢。這讓拓跋凜心動不已,當即應允。此次,他不再任用慕容恪為將,而是派自己的侄兒拓跋淵親率五萬大軍出征。
另一邊,在這個看似平靜的蒼巖郡,一場暴風雨正在悄然來臨。各方勢力都在暗中較勁,局勢愈發緊張。林羽將軍和他計程車兵們嚴陣以待,決心在這場即將到來的風暴中,守護好這片土地和人民。
隨著時間的推移,秦明安排的監視人員陸續傳來更多重要情報。他們發現孫懷瑾與一些神秘商人頻繁往來,這些商人暗中為郡守府運送大量的糧草和兵器。同時,穆影也與城外的一股神秘騎兵勢力有過接觸,似乎在商討起事的具體細節。
林羽得知這些情報後,意識到他們起事的日子可能不遠了。他召集軍中的主要將領,共同商討應對之策。
營帳內,氣氛嚴肅而凝重。林羽看著各位將領,說道:“如今我們已經掌握了不少關於孫懷瑾等人勾結江湖勢力意圖謀反的情報,他們的行動越來越頻繁,我們必須儘快制定出應對方案。”
一位將領起身說道:“將軍,我們不如趁他們還未完全準備好,提前發動突襲,端掉他們的老巢,將叛亂扼殺在搖籃之中。”
林羽將軍搖了搖頭:“不可。雖然我們知道他們在籌備叛亂,但具體的起事時間和地點還不清楚。而且他們在暗處,我們在明處,貿然突襲很可能會陷入他們的陷阱,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另一位將領思考片刻後說道:“將軍,那我們是否可以派人打入他們內部,獲取更準確的情報,以便我們制定更完善的作戰計劃?”
林羽微微搖頭,神情凝重地說道:“此計萬萬不可。如今他們的計劃已然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緊要關頭,對於任何突如其來的外來人員,必然會保持高度的警覺與防備。這其中的風險實在太大了,稍有不慎,一旦被他們察覺,那打入內部的人無疑會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更重要的是,還可能導致我們整個計劃敗露,屆時局面將難以收拾。”
眾人聽後,紛紛點頭,表示認同林羽的看法。就在這時,一名探子匆匆而入,單膝跪地,呈上一封密信。林羽接過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