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城中。街道兩旁,百姓們紛紛湧上街頭,想要一睹將士們的風采。他們歡呼雀躍,掌聲雷動,口中呼喊著:“將軍威武!將士們辛苦了!”
林羽騎在馬背上,向百姓們微微揮手致意。他心中感慨萬千,此次出征,雖有損失,但看到百姓們的支援與愛戴,他知道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隊伍穿過繁華的街道,向著皇宮方向行進。皇宮位於城炎京的中心位置,金碧輝煌,氣勢非凡。宮殿的屋頂上,金色的琉璃瓦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彷彿是一片金色的海洋。宮殿的牆壁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描繪著大炎國的歷史與輝煌。
來到皇宮前,林羽下馬,整理了一下衣衫,帶領著趙虎、李巖、張猛、劉箭、王風、馬衝、孫文等將領步入皇宮。秦明和龍淵等低階將領則被安排在皇宮外的校場等待,與其他將士一同等候犒勞和後續安排。
皇宮內,氣氛顯得有些凝重。皇帝趙炎高坐在龍椅上,面色陰沉,兩旁站立著眾多大臣。此時皇帝已年近六旬,歲月在他臉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跡,但他的眼神依舊銳利。
林羽上前,單膝跪地,行禮道:“陛下,臣林羽班師回朝,此次出征,雖殺敵十三萬,但我軍也折損七萬,臣懇請陛下降罪。”言罷,雙手奉上兵符,目光堅毅,卻藏不住那一抹悲痛之色。
司禮太監王福輕移蓮步,上前雙手接過兵符,恭敬地轉呈給皇帝。
皇帝身著龍袍,威嚴端坐,接過兵符,仔細端詳,那兵符之上似還殘留著戰場的硝煙氣息,片刻後,他輕輕將其置於案几之上。
龍椅之上,皇帝微微頷首,目光掃向林羽,緩聲道:“林愛卿,朕深知你此戰之艱辛。你親率大軍,奔赴邊關,抵禦蒼雪國大軍,於絕境中力挽狂瀾,朕自是知曉。只是,朕聞聽我軍七萬將士血染沙場,朕心中頗為痛心,這每一位將士皆是我朝之棟樑,家中父母妻兒盼歸之人吶。”
林羽說道:“陛下,蒼雪國來勢洶洶,我軍雖奮力抵抗,但敵軍實力實在是不容小覷。為保大炎國邊境安寧,臣已竭盡全力。”
此時,朝堂之上,氣氛變得緊張起來。戶部尚書李檜出列,躬身行禮後說道:“陛下,臣以為林羽將軍此次雖有殺敵之功,但折損七萬將士,實乃重大過失。此等損失,對我大炎國兵力影響巨大,不可不察。且邊境之戰,是否有指揮不當之嫌,還望陛下徹查,不宜輕易封賞。”
禮部尚書王倫也附和道:“陛下,李尚書所言極是。林羽將軍此次損失慘重,當以查明原因為重,若倉促封賞,恐難以服眾,亦會讓將士們心生懈怠。”
御史大夫張衡亦站出來說道:“陛下,臣以為當以國法軍規為準,賞罰分明。此次林羽將軍雖有戰功,但折損過多,理應先問責,再論功行賞,方顯陛下公正。”
然而,鎮國大將軍趙擎天卻站了出來,朗聲道:“陛下,林羽將軍一心為國,奮勇殺敵。蒼雪國此次來勢兇猛,林將軍能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殺敵十三萬,已實屬不易。若論指揮,林將軍排兵佈陣得當,戰術運用巧妙,實乃我大炎國之良將。折損之數,實乃戰爭之殘酷所致,非林將軍之過。”
丞相諸葛明也上前說道:“陛下,趙將軍所言極是。林羽將軍此次出征,保我邊境百姓安寧,其功不可磨滅。若因些許損失而不賞其功,恐寒了將士們之心,日後誰還願為國家效命?”
兵部尚書錢峰亦道:“陛下,林將軍之功績有目共睹,當以賞為主,激勵將士們奮勇向前。且如今邊境局勢仍不穩定,正需林將軍這樣的將領鎮守,當予以重任,方能保我大炎國平安。”
皇帝趙炎沉吟片刻,說道:“林羽,朕知道你一心為國,此次之功不可磨滅。朕決定封你為右將軍,統領西部邊防軍,負責抵禦外敵,鞏固邊境防線。你當再接再厲,保我大炎國西部邊境太平。”
林羽連忙叩首謝恩:“陛下聖恩,臣定當不辱使命,為大炎國效犬馬之勞!”
皇帝又說道:“此次出征,其他將領亦有功勞。傳朕旨意,其餘將士皆論功行賞,退朝!“。
“吾皇萬歲萬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