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龍輦,一路來到東郡郡城。
橋瑁整了不少百姓在城門處跪拜,那一個個瘦得骨瘦嶙峋的百姓,跪在地上齊呼當今天子多聖明,看的劉辯又想刀人了。
司隸還好,他經營那麼久,再加上一眾賢臣的輔佐,沒這麼多事。
但到了地方劉辯才明白,局勢究竟有多麼惡劣。
他得選一個文武全才,行事雷厲風行,不避權貴的人,來當兗州刺史。
先把官吏都逮明白了再說!
典韋護在車駕一旁,這時候,一份竹簡不知從何處讓他這砸來。
典韋以為是暗器,一把就抓住。
他瞪著虎目往四周看,卻壓根沒看見是何人動的手。
典韋狐疑的扯開竹簡看了幾眼,壓根看不懂,決定呈給天子看看。
就這樣,竹簡落在了劉辯手裡。
劉辯沒兩眼就變了臉色,然後遞到了郭嘉手裡。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奉孝看看。”
郭嘉拉開一看,下意識唸了起來。
“戰亂民聲哀,炊絕淚滿腮。
蝗災禾苗敗,餓殍滿目霾。
幼孤尋親泣,老弱盼救來。
家破何處覓,流離苦徘徊,嘶!”
郭嘉倒吸一口涼氣,很明顯,那人是以兗州疾苦為題,作了一首詩,希望能用這種方式警醒當今天子。
他合上竹簡,還了回去,沉聲道:
“陛下,兗州疾苦,非常人能想象,而此人或許是忠臣良士,能作此詩,文采必定斐然,連典韋將軍都未發現其蹤,武藝定然高強。”
“找到他,著鮑信去辦!”劉辯開口。
既然對方能來此處,就一定會留下蹤跡。
在城門處的大多都是字不認識幾個的百姓,會作詩的,又會武的,或許不難找。
“喏!”郭嘉當即拱手。
待郭嘉走後,劉辯又開啟了竹簡觀看。
寫這樣的詩,來告誡天子,此人膽子倒是大。
換做別的帝王,一定要把人找出來論罪不可。
他難道不怕嗎?
還是說已經做好了赴死的準備。
就為了勸誡?
沒想到兗州除了陳宮、程昱兩人,還有這等人傑?
劉辯好奇起對方的身份,或許,兗州刺史有人選了。
劉岱要是沒死的話,可為兗州牧。
曹仁為兗州都督,三人相互配合,或許很快兗州就能得以安定。
州權先集中,再分散成三位封疆大吏的試點,就在兗州開始吧。
折騰了一會兒,劉辯終於到了地方,下了龍輦,橋瑁等官吏壓根就不知道剛剛發生了什麼。
:()重生劉辯,掌漢末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