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骨頭的做法與配料(2 / 3)

浮沫。爸爸拿著勺子,小心翼翼地把浮沫撇去,一邊撇一邊對書源說:“這些浮沫都是髒東西,撇乾淨了,骨頭才好吃。”

撇完浮沫後,爸爸把豬骨撈出來,放在一邊備用。然後,他在炒鍋裡倒上一些油,等油熱了之後,放入蔥段、薑片、八角、桂皮、香葉、花椒等香料。香料一入鍋,就發出“滋滋”的聲音,一股濃郁的香味瞬間瀰漫開來。書源站在一旁,用力地吸著鼻子,他覺得這是世界上最好聞的味道。

爸爸把豬骨放入鍋中,用鏟子不停地翻炒著,讓豬骨的每一個面都均勻地裹上香料。接著,爸爸加入了料酒、生抽、老抽、黃豆醬和冰糖。豬骨在這些調料的作用下,逐漸染上了誘人的色澤。書源在一旁看得入神,他對爸爸的廚藝充滿了敬佩。

然後,爸爸往鍋里加入足夠的水,水沒過了豬骨。大火燒開後,爸爸把鍋蓋蓋上,轉成小火開始慢慢燉煮。書源在旁邊靜靜地等著,他時不時地跑到鍋邊,問爸爸:“爸爸,醬骨頭什麼時候才能好啊?”爸爸總是笑著說:“小饞貓,還得等一會兒呢,這骨頭得燉得軟軟的才好吃。”

在燉煮的過程中,整個屋子都瀰漫著醬骨頭的香味。那香味透過廚房的門,飄滿了整個屋子,讓書源的肚子咕咕直叫。終於,經過了漫長的等待,醬骨頭燉好了。爸爸開啟鍋蓋,一股濃郁的香氣撲面而來。爸爸把醬骨頭盛到碗裡,那豬骨已經燉得十分軟糯,肉幾乎要從骨頭上脫落下來。

書源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塊骨頭,咬了一口。那濃郁的醬香、肉香瞬間充滿了他的口腔。肉很容易就從骨頭上撕下來,入口即化的感覺讓書源陶醉其中。從那一刻起,醬骨頭就成了書源心中最愛的美食之一。

隨著書源漸漸長大,他開始嘗試著自己製作醬骨頭。他十二歲那年,父母外出勞作,他決定給家人一個驚喜,自己動手做醬骨頭。

他按照爸爸教給他的方法,先把豬骨洗乾淨,然後浸泡。可是,他沒有掌握好浸泡的時間,浸泡得不夠久,導致骨頭裡還有一些血水殘留。在焯水的時候,他也沒有把浮沫撇得很乾淨。

當他開始炒香料的時候,由於對火候的把握不夠準確,香料差點被炒糊了。他手忙腳亂地把豬骨放進鍋裡,加入調料後,又加了太多的水。在燉煮的過程中,他不知道什麼時候該加鹽和雞精,只能憑感覺。

最後,當他把自己做的醬骨頭端上桌時,他有些不好意思地對家人說:“爸媽,我第一次做,可能不太好。”爸爸媽媽卻沒有責備他,反而鼓勵他。媽媽說:“源兒啊,第一次能做成這樣已經很不錯了。這做飯啊,就得多練。”書源聽了,心裡暖暖的,他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把醬骨頭做好。

從那以後,書源只要有時間就會練習製作醬骨頭。他不斷地總結經驗,慢慢地掌握了其中的技巧。他學會了如何準確地把握浸泡的時間,如何控制火候來炒香料,如何根據豬骨的數量和水的多少來調整調料的用量。

在書源十五歲那年,學校組織了一場廚藝大賽。書源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他決定用醬骨頭這道家鄉菜來展現自己的廚藝。

比賽那天,書源信心滿滿地來到了賽場。他準備了新鮮的豬骨和各種調料。他先把豬骨處理得乾乾淨淨,每一個步驟都做得非常細緻。他熟練地炒著香料,那手法已經有了幾分專業廚師的樣子。當他把豬骨放入鍋中燉煮時,那濃郁的香味立刻吸引了周圍人的目光。

評委們品嚐了書源的醬骨頭後,都紛紛點頭稱讚。一位評委說:“這醬骨頭燉得火候恰到好處,肉很軟糯,而且醬香濃郁,味道很正宗。”最終,書源在比賽中獲得了優異的成績。當他拿著獎狀回到家時,爸爸媽媽都為他感到驕傲。

隨著年齡的增長,書源離開了家鄉,到城市裡去讀書。在城市裡的生活充滿了新鮮和挑戰,但他始終忘不了家鄉的醬骨頭。

有一次,書源在學校的食堂裡吃飯,他看到選單上有醬骨頭這道菜。他滿懷期待地買了一份,可是當他吃到嘴裡的時候,卻大失所望。食堂裡的醬骨頭雖然看起來像那麼回事,但口感和味道都與家鄉的相差甚遠。肉燉得不夠爛,醬香也不夠濃郁,而且調料的味道似乎有些雜亂。那一刻,書源更加想念爸爸做的醬骨頭了。

他回到宿舍後,給家裡打了個電話。他在電話裡對爸爸說:“爸,我今天在學校食堂吃了醬骨頭,可難吃了,我特別想你做的醬骨頭。”爸爸在電話那頭笑著說:“源兒啊,等你放假回家,爸爸給你做。”

放假回到家後,書源一進門就聞到了熟悉的醬骨頭的香味。爸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