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邁步走到吳天書案之前,跪地行禮,垂首言道:“袁枚見過吳大人。”
吳天從此人走進書房那一刻,便開始留意其一言一行。見其行為舉止不似普通百姓,那步伐和行禮的動作顯然是經過專業調教,遂心生疑惑,開口說道:“起來吧!坐。”
“學生不敢。吳大人,您喚學生何事?”
“你這一份試卷答的巧妙,可謂滴水不漏。你小小年紀,沒有經過仕途,如何能有這麼多的政務經驗?祖上是哪裡的豪門士族?”
“回大人,學生是天京城人士,家父乃是前大齊天京府尹,袁滄海。”
吳天聞言下意識的站起身,他印象中自己在大理寺幹獄丞的時候,可沒少去天京府衙和袁滄海打交道。
此時頗為驚訝的問道:“你是袁滄海袁大人的公子?令尊現在何處?你怎麼會在東海求學?”
“家父在從天京城出來逃亡金陵的路上病逝了。不瞞大人,我乃是庶出,是家中最小的男丁,雖得父親寵愛卻不被主母重視。家父病故以後,我乾脆離開了金陵,前來東海定居,已有三載。”
“難怪有如此才學,令尊本就是府尹,掌管天京政務。我這點小考題,對於你這種名門之後來說,皆是自幼耳濡目染之事罷了。”
“大人謬讚了。”
“你一個人在東海?”
“還有我的老母親,隨我在城中定居。”
“你可願在東海麾下為官?”
袁枚大喜過望,再次跪地行禮:“大人,學生自是千肯萬肯啊!如果大人您願意給學生我一個機會。學生一定肝腦塗地,萬死不辭啊!”
“哦?我這裡有一篇文章,你先瞧瞧寫的如何?”
袁枚接過文章,匆匆掃了一眼,小心翼翼的問道:“這是大人您寫的嗎?”
吳天不置可否的“嗯”了一聲。
袁枚立馬誇讚:“好好好,妙妙妙!整篇行雲流水,辭藻華美,一展先賢之風采。
文法精湛,構思巧妙,獨具匠心,堪稱文學之瑰寶。子之辭章,古韻之峰,似玉之雕鏤,令人歎服。文脈貫通,源遠流長啊!”
吳天心道:“嗯,是袁滄海之子無疑,比他老子還不要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