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在三股大軍即將合攏之時,銀甲軍如同狡猾的兔子一樣,飛一樣地逃脫了。
魏通站在中軍的高臺上,見那銀甲軍雖然逃出了包圍,但已經潰不成軍,連旗幟都丟了一地。
於是果斷命令大軍傾巢而出,進行圍殲。
銀甲軍在前,晉州軍在後,始終保持百步距離,追又追不上,放棄又不甘心,箭也射不到。
兩方隊伍一前一後,行了大約二十多里,此時的晉州軍已是氣喘吁吁,累得像狗。而銀甲軍卻士氣高昂,精力充沛。
就在這時,突然,從兩側傳來幾聲巨大的響聲,嘭,嘭,嘭,幾顆黑乎乎的炮彈呼嘯著,精準地落入晉州軍陣中,隨著火光,再次發出巨響,一大片一大片的晉州士兵倒下。
緊接著又是接二連三的炮擊。
晉州軍瞬間被炸得七葷八素,紛紛四散逃跑,潰不成軍。
炮聲漸漸平息,銀甲軍轉頭殺來。在人群中一陣砍瓜切菜,頓時間,血肉橫飛,慘不忍睹。
隨後趕到的魏通看著眼前的場景,眼前一黑,差點跌下馬來。
之前只是聽說傅青雲如何厲害,還有點不服氣。剛才在建昌城外,隨著銀甲軍的敗走,心裡開始驕傲起來,這傳得神乎其神的傅青雲也好,銀甲軍也罷,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也不過如此。
可驕傲還不過半個時辰,就被打臉了。
他哪裡還不明白,自己這是上了傅青雲的當了。你六萬大軍呈品字形,加之重甲長槍,騎兵陷入其中,難以討到便宜,還有可能因力竭而全軍覆滅。那就把你拖入包圍圈,讓你的重甲長槍的結陣優勢蕩然無存,在運動中擊潰你。
此時的騎兵優勢完全發揮了出來,在騎兵的衝鋒砍殺之下,晉州軍毫無還手之力,銀甲軍如入無人之境,左衝右突,左劈右砍。
經此一戰,晉州軍元氣大傷。
七八百步開外,其實除了郝明帶領的炮兵外,還有兩支千人部隊,在保護著炮兵。
兩個時辰之後,戰場上終於安靜下來。
傅青雲指揮著炮兵和銀甲軍,轉頭來到建昌城外。
城頭上,晉州軍還以為他們大獲全勝了呢,眼巴巴地看著城下靠攏過來的銀甲軍,傻眼了。
我們的人呢?怎麼只有這身著銀甲的軍隊?
還沒等他們反應過來,只聽得“嘭”一聲巨響,隨後,腳下的城牆顫動起來。
“轟”又是一聲巨響,“咔嚓”,城門應聲而碎。
銀甲軍如利箭一樣飛速衝入城內。
一炷香功夫,戰鬥結束。兩千晉州守軍,除了少數被斬殺外,其餘的全部被俘虜。
按照慣例,願意留下來的,經過篩選,留下。不願意留下的,丟下盔甲武器,走人,不送。
最後,願意留下的且篩選合格的,有三百多人。全部補充入建昌守城軍。
另一邊,魏通好不容易將四散奔逃的晉州軍收攏起來。
一清點,士卒損失了兩萬五千多,近乎一半。馬匹只剩下幾十匹,其餘要麼被炸死了,要麼受驚嚇跑掉了。盾牌、重甲、長槍損失無數,糧草、輜重全沒了。更重要的是,士兵們心理上留下了陰影,這麼長時間過去了,依舊驚魂未定。要想在短時間內組織戰鬥,幾乎不可能了。
只得長嘆一聲,返回晉州。
傅青雲又馬不停蹄地率領著銀甲軍趕回回樂縣,與姬友道會合,直取宕州。
與其經常受其騷擾,還不如干脆收過來。
此時,宕州刺史潘虎已經率領另一半返回了宕州城。傅青雲先讓姬友道試著騙開城門,同時將銀甲軍埋伏於城外五里處。這次還帶來了幾門移動火炮,如果潘虎不上當,那就直接用火炮轟開。
自從有了火炮,傅青雲攻城就不再用什麼雲梯、拋石機之類的,直接採取最粗暴的辦法——炮轟城門。有的城牆不是很結實的,幾顆炮彈下去,也會頃刻間土崩瓦解。就是攻佔之後需要再次修復,有點費錢費力。
姬友道說是在回樂縣城遇到了傅青雲的轟天雷,損失慘重,加之將士們士氣低迷,需要進城休整,待恢復後再戰。
潘虎見姬友道所言跟自己遇到的情況差不多,不疑有他,便開啟了城門。
姬友道率軍進城後,也沒有立即行動,而是先返回了駐地。這裡還駐紮著宕州軍的另一半,近三萬人。
姬友道返回軍營後,悄悄召集了原手下將領,把自己的打算跟眾人說了。
大家一聽,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