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同宗之人分享朝廷權力。如此一來,呂氏自然也就失去了天下人的信任和支援,最終落得個身死族滅的下場。而今,將軍您同樣身居高位,聖上尚且年幼,正是需要倚重宗室力量的時候啊!依下官之見,將軍應當廣納宗室賢才入朝為官,並多多與諸位大臣共同商議國家大事,採取與呂氏截然相反的策略。唯有如此行事,方可避免重蹈呂氏的覆轍,免除將來可能會降臨的禍患吶!”
霍光聞聽此言,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表示對此番諫言甚是贊同。於是乎,他當機立斷,頒佈詔令,任命楚王劉交的孫子劉闢強擔任光祿大夫一職,併兼任長樂宮衛尉;同時,還讓宗室子弟劉長樂出任光祿大夫。
且說那輔佐昭帝的霍光,其人素來以沉穩持重著稱於世,平日裡甚少言語,行動之間更是從容不迫、謹小慎微。他身材高大,足足有七尺三寸之高,面龐白淨如玉,眉清目秀,尤其是那一撇美須,更是為其增添了幾分儒雅之氣。
他秉性端正,每次進出宮廷和下殿出門時,停步和行進的地方都有一定的位置,郎官和僕射暗中記下檢視,不差分毫。昭帝即位後,政令都由霍光釋出,天下人都盼望其一展風采,對他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在昭帝加冠禮後,仍委政於霍光,使十三年間“百姓充實,四夷賓服”。廢立皇帝元平元年(前74年)夏四月癸未日,昭帝駕崩,他沒有兒子。霍光迎立漢武帝之孫、昌邑王劉賀於同年六月即位。據說劉賀在進京途中派人掠取民間女子、財產,並讓其屬吏、家人都穿上刺史的官服,封官進爵,任其胡作非為。而且疏遠老臣,提拔自己的官屬。
霍光為此憂悶不已,向大司農田延年問計。田延年舉出伊尹廢太甲的先例,建議霍光廢帝。霍光於是暗中與車騎將軍張安世策劃商議,然後召集丞相、御史、將軍、列侯、在朝的二千石官員、大夫、博士等在未央宮共同商討此事。會上,田延年持劍力陳廢帝的緣由,群臣都叩頭,說:“天下安危都在於大將軍,我們將聽從您的命令。”霍光就與群臣一起去見上官太后,將劉賀不宜為帝的情況一一向太后陳述。
上官太后來到未央宮承明殿,尚書令宣讀群臣奏劾劉賀的奏疏,列舉其成為皇帝二十七日以來的種種罪狀。
據《漢書》記載,劉賀在位 27 天,幹了 1127 件荒唐事,平均每天干 40 多件。這些荒唐事包括:劉賀在漢昭帝駕崩後,沒有表現出絲毫的悲痛之情,反而在前往長安的路上,沿途尋歡作樂,甚至還出宮強搶個民女。鬧得滿城風雨,民不聊生。劉賀在進入長安後,沒有按照禮儀制度進行祭祀,而是在宮中飲酒作樂,甚至還在漢昭帝的靈柩前吹奏樂器。
劉賀在位期間,大量提拔自己的親信,排擠朝中的大臣,甚至還試圖改變漢朝的政治制度。大肆的將昌邑國的大臣全部提拔到長安為官,險些讓大漢朝政無法執行。劉賀在位期間,生活極其奢靡,後宮佳麗無數,甚至還與宮女發生不正當關係。
這些荒唐事引起了朝中大臣的不滿,最終在霍光的策劃下,劉賀被廢黜,成為了西漢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
國不可一日無君,霍光在漢武帝的子孫中找了又找,沉默,怎麼全是些歪瓜裂棗啊,不是為非作歹,禍害鄉里的。就是暴戾恣睢,肆意打罵宮人,就是沒有一個靠譜的皇子。此時,一個宮人說掖庭局中還有劉據孫子,他的年紀正合適,於是漢宣帝劉詢登上了歷史舞臺。
自漢昭帝時期開始,霍光之子霍禹以及其侄孫霍雲皆獲任中郎將這一重要官職。而霍雲之弟霍山,則擔任著奉車都尉一職,負責侍奉於宮廷之中,並且統率著由胡人和越人等外族歸附而來的軍隊。
此外,霍光的兩位女婿分別出任東西兩宮的衛尉,守衛宮廷安全。不僅如此,霍光兄弟一輩的女婿和外孫們也都能夠入朝請安,同時還在各個官署裡擔任大夫、騎都尉以及給事中等職務。由此可見,霍氏家族及其親信、子弟在朝堂之上牢牢佔據著關鍵職位,勢力可謂盤根錯節、根基深厚。
每當霍光入宮朝見之時,漢宣帝總是展現出一副虛心求教的模樣,神情莊重肅穆,對待霍光更是禮數周到、恭敬有加,甚至常常對其禮讓三分。然而,儘管宣帝在表面上給予了霍光充分的信任,但實際上內心深處卻對他懷有深深的忌憚之意。
以至於當宣帝與霍光一同乘車出行時,都會有一種如芒在背般的不自在感。正是由於霍光本人功勳卓著、權勢滔天,已然到了功高震主的地步,從而為日後整個霍氏家族遭受滅門之災埋下了隱患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