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竇妙終日望著漢桓帝沉溺於聲色犬馬之中,對她不聞不問,甚至從未踏足過她所居宮殿之門一步。每思及此,竇妙心中的怒火便熊熊燃燒起來,但無奈勢單力薄,只能強壓怒火,默默地忍受著這一切屈辱和冷落。
時光匆匆流逝,轉眼已是兩年之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漢桓帝竟突然離奇駕崩!其死因撲朔迷離,無人能解,一時之間朝野上下議論紛紛。然而,不少人都私下揣測,此事或許與竇妙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
就在眾人還沉浸在漢桓帝離世的震驚之中時,竇妙終於露出了她隱藏已久的真面目。只見她當著眾多宮人的面,毫不猶豫地抽出腰間的屠刀,手起刀落,瞬間就將那備受漢桓帝寵愛的妃子田聖捅倒在地,鮮血四濺,慘不忍睹。緊接著,竇妙咬牙切齒地放言,要將漢桓帝生前所有的寵妃趕盡殺絕,一個不留!
此言一出,滿宮皆驚。那些平日裡受寵的妃子們嚇得花容失色,渾身顫抖不已。就在這時,宮中的兩位宦官挺身而出,他們苦苦哀求竇妙高抬貴手,饒過這些無辜的女子一命。
竇妙聽後略微遲疑了一下,最終還是收起了屠刀,暫時放過了其他寵妃。但那兩個敢於勸諫的宦官,卻沒能逃脫竇妙的毒手。沒過多久,他們二人便莫名其妙地暴斃身亡,顯然也是遭了竇妙的暗算。
在漢靈帝統治時期,宮廷局勢風雲變幻。竇妙這位強勢的太后,成功地臨朝稱制,並巧妙地架空了當時在位的皇后。然而,這一局面並未持續太久。漢靈帝的奶孃趙嬈,與一群心懷叵測的宦官勾結在一起,精心策劃並發動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政變。這場政變如暴風驟雨般席捲而來,一舉推翻了竇妙的統治。
此後,漢靈帝冊立了宋氏為新的皇后。儘管宋氏登上了皇后之位,但令人驚訝的是,漢靈帝對她毫無寵愛之意。正因如此,那些在後宮中得寵的嬪妃們看準時機,暗中勾結起來,共同設計將宋皇后置於死地。
就在這混亂不堪的後宮爭鬥中,霸道的何貴人逐漸嶄露頭角。她憑藉著為漢靈帝誕下長子劉辯這一優勢,成功登上了皇后寶座,成為了新一任的後宮之主。但何皇后的野心遠不止於此,她在上位之後,開始肆無忌憚地迫害其他皇嗣,使得整個宮廷籠罩在一片恐懼和不安之中。
其中,王美人不幸成為了何皇后迫害的物件之一。當王美人身懷六甲之時,聽聞何皇后手段狠辣、心狠手辣,心中驚恐萬分。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王美人被迫多次嘗試自行打胎。然而,命運似乎總是捉弄人,無論她如何努力,肚子裡的孩子始終頑強地存活著。最終,王美人歷經艱難險阻,還是順利地產下了皇子劉協。
何皇后得知這一訊息後,怒不可遏。她無法容忍有人竟敢挑戰她的權威,尤其是這個剛剛出生的小皇子可能會威脅到自己兒子劉辯的地位。於是,何皇后毫不猶豫地下令用毒酒鴆殺了王美人。
漢靈帝得知王美人慘遭毒手,悲憤交加,怒火攻心。他下定決心要廢掉何皇后,以洩心頭之恨。然而,此時的何皇后早已羽翼豐滿,她透過各種手段拉攏收買了漢靈帝身邊的宦官和宮女,使其皆成為自己的心腹之人。因此,漢靈帝雖有心廢后,卻終究無能為力,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何皇后繼續在宮中橫行霸道。
更為可悲的是,即便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漢靈帝也堅決不肯讓何皇后的兒子劉辯繼承皇位。他深知劉辯生性懦弱,若由其繼位,恐怕大漢江山將會陷入更深的危機之中。
話說那漢靈帝深知自己大限將至,心中便開始籌謀後事。他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決定囑託自己最為信任的心腹——宦官蹇碩,力保王美人所生之子劉協能夠登上皇位。然而天不遂人願,漢靈帝終究還是嚥下了最後一口氣,撒手人寰。
隨著漢靈帝的駕崩,何皇后搖身一變,成為了當朝太后。她當機立斷,派遣自己的兄長何進火速行動,將那宦官蹇碩斬殺於刀下。如此一來,何太后不僅公然違背了漢靈帝的臨終遺願,更是憑藉著強硬手段,執意扶持自己的親生兒子劉辯成功登基稱帝。而這一系列舉動,無疑使得宮廷內部的權力鬥爭愈發激烈起來。
在此之後,何太后又毫不留情地逼迫漢靈帝的生母太皇太后董氏走上絕路,使其含恨而終。至此,宮廷之中可謂是血雨腥風、波譎雲詭。
時光荏苒,轉眼間來到了漢獻帝時期。此時的獻帝雖貴為天子,但實則處處受到權臣曹操的挾制,過得極為憋屈。而獻帝的皇后伏壽眼見夫君遭受這般苦楚,心中悲憤交加,終於下定決心要發動一場政變,以剷除曹操這個權傾朝野的奸臣。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