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元成哀平(2 / 4)

佳釀帶來的飄飄欲仙之感中,便是迷失在美女如雲的溫柔鄉里無法自拔。誰也不知道最初的漢成帝還是一個很英明的皇帝。

河平四年三月初一在那滔滔黃河水氾濫成災之時,漢成帝心急如焚,立即派遣了光祿大夫、博士嘉等共計十一人組成巡視隊伍,沿著黃河兩岸的各個郡國展開巡查行動。這些身負重任的官員們不辭辛勞,深入民間,仔細瞭解那些因這場可怕的水患而失去生計、陷入絕境的百姓們的具體狀況,並依據實際情形給予相應的賑濟和借貸幫助。

對於不幸被洪水淹沒或房屋倒塌壓死的人們,如果由於貧困而無力自行安葬,漢成帝下令各郡國提供輕薄的棺材來妥善埋葬死者,以體現朝廷對逝者最後的尊重和關懷。而對於那些已經完成喪葬事宜的家庭,則會按照規定摺合一定金額支付給他們,每戶人家可獲得兩千錢作為補償。

此外,針對那些為躲避水災而逃往他鄉的災民們,漢成帝要求他們所在之地的官府及時向他們發放救濟糧,確保每一個流離失所之人都能夠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同時,當地政府還要認真做好登記工作,密切關注這些災民的動態,關心他們的生活需求,絕不能讓他們因為這場災難而失去原本賴以維持生計的職業,努力幫助他們儘快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

不僅如此,漢成帝還特別強調要在各地舉薦那些為人忠厚老實、品行高尚且敢於仗義執言的賢良之士。他深知,在這樣艱難的時刻,正需要這些正直勇敢的人才挺身而出,為民眾發聲,共同應對眼前的困境,重建家園。

然而,令人失望的是,儘管局勢已經如此危急,那些位居高位的公卿大臣們卻似乎並未對這些問題表現出應有的關切和憂慮。漢元帝不禁長嘆一聲:“唉!究竟有誰能夠真正與朕一同分擔這份憂愁呢?”

為了解決當前的困境,漢成帝果斷地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他迅速派遣使者前往全國各地進行視察,對於遭受災害程度超過四成的地區,以及百姓家庭資產不足三萬錢的人家,一律免除其出租賦的義務。同時,對於那些因各種原因逃避繳納賦稅的人,也全部予以赦免。

此外,對於想要入關避難的流民,只要進行登記,便准許他們進入關中地區。並且要求流民所到達的各個郡國,必須對他們給予充分的關懷和妥善的引導,確保不會出現哪怕一個人流離失所、飢寒交迫而死的慘狀。

最後,漢成帝在詔書中殷切地期望道:“願天下臣民皆能體諒朕的一番苦心,共同努力度過這段艱難時期,重建我大漢王朝的繁榮昌盛。”

從種種跡象可以明顯看出,當他初登皇位之際,可謂是意氣風發、躊躇滿志,心中懷揣著滿腔熱血和宏偉抱負,一心只想幹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來。那時候的他,目光堅定而銳利,彷彿能夠穿透重重迷霧,看到國家繁榮昌盛的未來景象。

然而,或許正是應了那句古話:“高處不勝寒”。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在那個至高無上的位置上坐得久了,漸漸地迷失了自我。權力的誘惑如同慢性毒藥一般侵蝕著他的心靈,讓他變得飄飄然起來,開始忘卻自己當初的誓言和使命。

尤其是到了後期,這位曾經雄心勃勃的皇帝竟然沉迷於女色之中無法自拔。他對趙氏姐妹寵愛有加,整日沉醉在溫柔鄉內,不理朝政,任由奸臣當道,致使朝綱混亂不堪,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原本強盛一時的大漢王朝也因此陷入了水深火熱的困境,逐漸走向衰敗和沒落。

每每回想起這段歷史,人們都不禁為之扼腕嘆息。一個本有著無限可能的帝王,就這樣因為自身的墮落和放縱,親手葬送了大好河山,實在是令人感到萬分惋惜啊!

班固在《漢書》曾經說道:“微臣的姑母有幸被選入漢成帝的後宮,並獲封為婕妤。在我的父親、兄弟們接待和侍奉她的時候,她曾多次向我講述過有關成帝的事情。她說成帝極其注重自己的儀表風度。

每次登車上路之時,他都會身姿挺拔地站立著,端坐在座位之上,目光專注地直視前方,神情莊重而沉穩,絲毫沒有多餘的動作或言語。即便是面對朝堂之上的眾多大臣們,他也始終保持著這種肅穆深沉的儀態,宛如神明降臨一般,真可謂是具有穆穆天子之容儀啊!”

此外,成帝還博學古今,善於接納臣子們的直言進諫。那些公卿大臣們都能各司其職,他們所呈遞上來的奏議更是文采飛揚、精彩紛呈,實在是值得讚賞和觀覽。當時正值太平昌盛之世,朝廷上下一片和諧融洽的景象。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成帝后來沉溺於美酒女色之中難以自拔。尤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