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地擊中了朱元璋的心——歷史上朱棣竟然造反了!這個訊息瞬間點燃了朱元璋心中壓抑已久的怒火。
他怒目圓睜,咬牙切齒地吼道:“老四啊老四,難道你不知道這是在公然挑戰咱的皇權嗎?”此刻的朱元璋,內心充滿了憤怒、失望與無奈。
金榜似乎是洞悉了朱元璋在目睹朱棣造反時那怒不可遏的情緒,緩緩地、幽幽地開口說道:“洪武爺啊,請您暫且息怒。待到後續我們再來盤點朱允炆之時,您再發怒也不遲。說起來,還真得慶幸有永樂帝啊,要不然咱們大明王朝恐怕會重蹈秦隋兩朝的覆轍,成為又一個二世而亡的悲劇結局呢!”
這句話彷彿化作一柄鋒利無比、寒光四射的利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直地刺入了秦朝和隋朝兩位皇帝的心房之中!剎那間,一股無法遏制的劇痛如潮水般湧上心頭,令秦始皇和隋文帝這兩位威震天下的帝王也不禁面色驟變,眉頭緊蹙。
秦始皇怒目圓睜,牙關緊咬,腮幫子因為極度的憤怒而微微顫抖著。他那原本威嚴的面容此刻被怒火扭曲得有些猙獰可怖,心中對那個不孝之子的憤恨簡直達到了頂點。儘管時光流轉,歲月更迭,或許那個不孝子早已投身輪迴,轉世投胎,但這絲毫不能減輕秦始皇內心的惱怒與憤恨。
同樣地,隋文帝亦是氣得渾身發抖,雙手緊緊握成拳頭,指甲深深地嵌入掌心卻渾然不覺疼痛。他瞪大雙眼,死死地盯著前方,似乎要透過無盡的時空將那個忤逆之子找出來狠狠地教訓一頓。即便明知那傢伙可能早就在地府歷經無數次轉生,隋文帝心中的怒火依然熊熊燃燒,難以平息。
皇后獨孤氏靜靜地凝視著自己丈夫那因憤怒而扭曲的面龐,心中已然明瞭,他定然又是想起了楊廣那個忤逆不孝之子。想到此處,她不禁在心底深深地嘆息了一聲。
獨孤氏緩緩地收緊雙臂,將懷中尚還年幼的楊世民緊緊擁入懷中。感受著小傢伙柔軟身軀所傳遞來的溫暖,她那顆被楊廣攪得心煩意亂的心才稍稍得到些許慰藉。
“唉……”獨孤氏輕聲呢喃道,“還是這孩子貼心吶!”她輕輕地撫摸著楊世民粉嫩的臉頰,目光中滿是慈愛與疼惜。相比起楊廣,眼前這個天真無邪、乖巧懂事的幼子,實在是讓她倍感欣慰和安心。
(李淵:我不開心,誰家兒子和爹一個輩分啊)
就在朱元璋剛剛下達命令要將燕王朱棣捉拿進宮,並打算狠狠地教訓他一頓的時候,忽然間聽到了金榜所說的這番話。一時間,他整個人都愣住了,心中暗自思忖道:“什麼叫作‘別生氣’?難道朱允炆在當上皇帝之後,做出了什麼離譜至極的事情不成?”一種不祥的預感瞬間湧上心頭。
一旁的朱標靜靜地聆聽著金榜對於次子朱允炆所表現出來的態度,心中也是思緒萬千。儘管他對於四弟朱棣起兵反叛自己兒子這件事感到十分惱怒,但從內心深處來講,他非常清楚四弟絕非那種行事魯莽、衝動之人。相反,朱棣向來都是善於深思熟慮、謀定而後動。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朱棣不顧一切地發動這場叛亂呢?莫非是朱允炆登基稱帝后,殘忍地逼死了他的那些叔叔們,從而逼迫得朱棣走投無路,不得不奮起反抗?想到這裡,朱標的眉頭緊緊皺起,陷入了深深的憂慮之中。他兒子看起來也不像是這樣的人啊?
東宮中
太子側妃呂氏懷抱著她剛剛誕生於世的幼子,心中卻早已如波瀾壯闊的大海一般,思緒翻湧不息。她那雙美麗而精明的眼眸深處,隱藏著無數的算計和謀劃。就在此時,那高懸於天際之上的金榜突然發出了聲音,竟是勸誡皇上暫且息怒。呂氏的心猛地一沉,一種不祥的預感瞬間湧上心頭。
要知道,自從這個孩子呱呱墜地以來,呂氏便將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了他的身上,一心想著如何精心策劃、步步為營,好讓自己的兒子有朝一日能夠登上那至高無上的皇位寶座。為此,她不惜絞盡腦汁、用盡手段,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然而,如今這金榜竟然說出如此話語,彷彿給她滿心的期望當頭澆下一盆冰水。呂氏不禁暗自思忖:難道說,自己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將要付諸東流?
難道自己的兒子真的就這樣與那尊貴無比的皇位無緣了嗎?不!絕對不行!無論如何,她也決不能輕易放棄,一定要想盡辦法為兒子鋪就一條通往皇權巔峰的道路。
(越努力越作死啊)
【1398 年 6 月 24 日,朱元璋在應天皇宮去世,享年 71 歲,廟號太祖,諡號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