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從擊袁譚、袁尚於黎陽,斬其大將嚴敬。
不久樂進別擊黃巾、雍奴、管承,皆大破之。從平荊州,留屯襄陽,進擊關羽、蘇飛等人,擊退其眾,南郡諸郡的山谷蠻夷都前往樂進處投降。
于禁,字文則,泰山鉅平人。原屬鮑信,後歸曹操,為將堅毅莊重,被曹操稱讚可以比喻古代名將,襄樊之戰時被關羽擊敗後被俘投降,歸國後被羞辱至死,諡曰厲侯。
張合,字儁乂,河間鄚人。東漢末年,應募參加鎮壓黃巾起義,後屬冀州牧韓馥為軍司馬。191 年,袁紹取冀州,張合率兵投歸,任校尉。因破公孫瓚有功,遷為寧國中郎將。
後在官渡之戰中投降曹操。此後,隨曹操攻烏桓、破馬超、降張魯,屢建戰功。繼與都護將軍夏侯淵留守漢中。215 年,率軍進攻巴西宕渠,被蜀將張飛擊敗。後任蕩寇將軍。
219 年,從夏侯淵迎戰劉備軍於定軍山,當夏侯淵戰死,全軍危急之際,張合代帥,率部安全撤退。後屯陳倉。
徐晃,字公明,河東楊人。本為楊奉帳下騎都尉,楊奉被曹操擊敗後轉投曹操,在曹操手下多立功勳,參與官渡、赤壁、關中征伐、漢中征伐等幾次重大戰役。
樊城之戰中徐晃作為曹仁的援軍擊敗關羽,因於此役中治軍嚴整而被曹操稱讚“有周亞夫之風”。曹丕稱帝后,徐晃被加為右將軍,於公元 227 年病逝,諡曰壯侯。
五子良將都是三國時期的著名將領,他們在曹操的麾下效力,為曹魏政權的建立和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
典韋,這位堪稱曹操麾下的絕世猛將,其力量之巨大簡直超乎想象,威猛之勢更是無人能敵。他就如同戰神下凡一般,每一次衝鋒陷陣都能給敵人帶來無盡的恐懼。
然而,命運卻對他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在那場驚心動魄的宛城之戰中,儘管他拼盡全力保護主公曹操,但最終還是不幸戰死沙場,留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傳奇故事。
許褚,作為曹操身邊的忠實護衛,不僅武藝精湛絕倫,而且忠誠度極高。他那剛猛無儔的身手讓無數敵手望而生畏,與典韋一起被譽為“虎痴”。
無論是面對怎樣強大的敵人,許褚總是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為主公曹操遮風擋雨,守護著一方安寧。
龐德,原先是馬超帳下的一員悍將,後來歸順了曹操。此人作戰勇猛異常,且箭法精準無雙。在襄樊之戰時,他與威震華夏的關羽狹路相逢,展開了一場激烈的生死較量。只見龐德手持大刀,奮勇殺敵,甚至一箭射中了關羽的前額,這一驚險瞬間至今仍被人們傳頌不衰。
甘寧,乃是東吳之猛將,其勇冠三軍,驍勇善戰之名威震天下。想當年,他率領區區百名騎兵,如猛虎下山般直撲曹營,殺得曹軍丟盔棄甲,膽戰心驚。此一役後,孫權對其讚不絕口:“那曹操雖有張遼這等良將,但我東吳亦有甘興霸這般豪傑,足以與之抗衡!”由此可見甘寧之威猛。
再說太史慈,亦是東吳不可多得的一員虎將。此人不僅武藝高強,尤其以神乎其技的箭法聞名於世。昔日,他與孫策狹路相逢,展開一場驚心動魄的激戰。兩人你來我往,互不相讓,一時間難分高下,直打得昏天黑地,最終竟以平局收場。如此精彩絕倫的對決,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
周泰,這位忠勇之士更是屢次在危急關頭拯救孫權於水火之間。戰場上,他衝鋒陷陣,毫不畏懼,哪怕自己身負重傷,渾身傷痕累累,依舊堅守陣地,護主周全。正是因為有他這樣奮不顧身的忠義之士,孫權才能一次次化險為夷。
淩統,年紀輕輕便已聲名鵲起。在合肥之戰中,他展現出非凡的軍事才能和過人的勇氣,奮勇殺敵,戰功赫赫。其英姿颯爽之態,令敵軍聞風喪膽。
黃蓋,這位老將更是智謀過人。在赤壁之戰時,他毅然決然獻上苦肉之計,親自前往曹營詐降。憑藉著他的機智和勇敢,成功騙過曹操,為孫劉聯軍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立下汗馬功勞。
程普,作為東吳的開國元勳,歷經孫堅、孫策、孫權三代主公。他一生南征北戰,功績彪炳史冊。無論是平定江東之亂,還是抵禦外敵入侵,程普皆能不辱使命,盡顯大將風範。
最後還有韓當,此人精於騎射,身手敏捷。早年跟隨孫堅東征西討,屢立奇功。他的威名遠揚,敵人對他敬畏有加。
這些東吳名將們,在那個風雲變幻的三國時代,各自書寫下屬於自己的傳奇篇章。他們的英勇事蹟和動人傳說,早已融入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長河之中,成為後人傳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