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破碎了。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試圖平復自己激盪的情緒。緊接著,他緩緩地從腰間解下自己的腰帶,小心翼翼地將其懸掛在崇禎帝前方一個極其微妙的位置。
這個位置恰到好處,既沒有完全遮擋住崇禎帝望向紫禁城的視線,又能讓一縷微弱的光線透過縫隙灑落在朱由檢那張蒼白的面龐上,使得他能夠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再看一眼那座象徵著無上權力與榮耀的威嚴宮殿。
王承恩的聲音顫抖著,其中蘊含著無盡的淒涼與悲愴:“皇上啊,奴才這一輩子一直默默地跟在您的身後,如影隨形。如今,請您准許奴才大膽地僭越這一回吧!就讓奴才先行一步,懸掛在您的前方,為您遮擋那狂風驟雨、艱難險阻。”說著,他作勢就要直接將身子掛上去,然而就在剎那間,彷彿有一道閃電劃過腦海,讓他突然想起了某些至關重要的事情。
於是,他急忙跳了下來,毫不猶豫地跪倒在崇禎帝的腳邊,重重地叩頭。口中高呼道:“大明朝最後一任司禮監秉筆太監在此恭送大明皇帝上路!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每喊出一句話,他便用力地叩一次頭,額頭撞擊地面發出清脆而沉悶的聲響。當說到最後一句時,他整個人已經完全伏地不起,淚水如同決堤的洪水一般,瞬間淹沒了他那張飽經滄桑的臉龐。
良久之後,他緩緩站起身來,雙手緊緊拉住腰間的腰帶,目光堅定卻又充滿眷戀地最後望了一眼這座宏偉壯麗的紫禁城。隨後,他毅然決然地將頭顱伸進了那條象徵著終結的腰帶之中。
就在這一刻,往昔的種種回憶如同潮水般湧上心頭,在他的眼前不斷閃現。他清晰地看到了自己還是個微不足道的小太監時,初入宮廷的懵懂模樣;
也看到了自己如何一步步憑藉著機智和努力,逐漸獲得崇禎帝的信任與器重,最終成為其心腹之人的艱辛歷程。在這段漫長的歲月裡,他親眼目睹了大明王朝由盛轉衰的全過程,親身經歷了無數次的風雲變幻、榮辱興衰。
伴隨著身體的下墜,王承恩感覺到一股強大的力量正拖拽著他向下沉去。他的意識開始變得越來越模糊不清,但內心深處卻沒有絲毫的恐懼或悔恨之意。
相反,他感到無比的欣慰與滿足——因為他終於能夠以這樣一種方式,來陪伴那位曾經給予他無限信任與恩寵的崇禎帝,以此來表明自己對於大明王朝至死不渝的忠心耿耿。
此時的煤山,昔日的繁華與喧囂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淒涼與荒蕪。山上的樹木依然屹立,但卻顯得孤獨而落寞,彷彿在為逝去的皇帝默哀。微風拂過,樹葉沙沙作響,彷彿在訴說著那段悲慘的歷史。
山間的小徑上,佈滿了落葉和雜草,曾經的輝煌已經一去不復返。只有偶爾傳來的鳥鳴聲,打破了這片寂靜。站在山頂俯瞰,整個京城盡收眼底,但此刻卻顯得如此陌生和遙遠。
夕陽西下,餘暉灑在煤山上,給這片淒涼的景象增添了一絲溫暖。然而,這溫暖卻無法驅散人們心中的悲傷和絕望。崇禎帝的死,標誌著明朝的滅亡,也結束了一個時代的輝煌。影片結束,歷朝歷代都陷入了陣陣沉默之中。
大秦
章臺宮
嬴政靜靜地站在那裡,他那深邃而威嚴的目光凝視著前方,彷彿穿越時空看到了崇禎帝最終的結局。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周圍一片死寂,只有微風輕輕拂過衣角的聲音。
許久之後,嬴政終於緩緩開口,打破了這片沉寂:“朕如今算是明白了,為何金榜會特意將這朱由檢列入其中予以盤點。如此悲壯殉國之帝王,如此忠心耿耿於王朝之太監,著實令人心生惋惜吶!”
再看那些先前還在上躥下跳、聒噪不休的儒家博士們,此刻一個個都像是霜打的茄子一般,蔫頭耷腦地杵在原地。他們紛紛用衣袖遮住自己的面龐,生怕被旁人瞧見那滿臉的羞愧之色。
原本這些儒家博士們還自以為是,覺得前面所盤點的宋朝已然是糟糕到極致了,卻未曾料到竟還有更甚於此者。想那宋朝之時,雖說是皇帝昏庸無能,但好歹文臣武將還算有些能耐;可這明朝卻是另一番景象,文官們不僅未能為國效力,反而成了阻礙國家發展的絆腳石,死命地拖著後腿,實在是讓人痛心疾首!
此時,眾人皆在心中暗自思忖,陛下所言極是啊,正所謂術業有專攻,專業之事就應當交由專業之人去處理方才妥當。若人人都能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又何至於落得如此下場?
大漢
未央宮
劉徹看著大明王朝逐漸走向沒落,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