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為於玉書大界,這倒是令嚴魔他們沒有想到啊。而且這裡和紫宸大界並沒有跨界法陣相連,要想回到紫宸大界必須得去往其他大界才行。好在有嚴魔這位屍神教的堂主宰,借用屍神教的跨界法陣不是問題。不過當他們趕到跨界法陣所在地的時候卻被告知大陣現如今只能作為傳送大軍之用,因為屍神教正與反教聯盟斗的正酣。
幾個人不知道的是,他們之前所在那個大界的時間運轉要比其他大界慢的多,那裡一年相當於紫宸等大界的十年,也就是說他們在那裡逗留了將近兩百餘年的時間等於外界已經過了兩千多年了。在這兩千多年的時間內,屍神教發生了許多變故,其中最為嚴重的就是聖子大戰。六位聖子為了爭奪屍神遺物而互相攻伐,最終第六聖子取得勝利,其他聖子死的死逃的逃。經此一事,屍神教元氣大傷,反教聯盟趁機發動襲擊,接連攻克幾處大界,聲勢浩大。
好在屍神教教主楊烈及時出關穩住局面,只不過已經為時已晚,為此楊烈決定約戰反教聯盟最高戰力大羅全真李道仁。若他勝了,反教聯盟全面撤出屍神教所佔據的大界。相反若他輸了,屍神教會全面退出。
兩位大羅全真的戰鬥在無盡虛空展開,楊烈長得濃眉大眼,膀大腰圓,四十歲中年男人的模樣。李道仁呢則是一位鬚眉皆白的耄耋老者。雙方也沒有多說廢話,一上來就是全力出擊。
如果說混元上真的界定是以能否施展領域為標準的話,那麼大羅全真就是看你能否凝聚出法身,當然了這只是最直觀的說法,實際上卻是非常的複雜。不過大羅全真卻是以凝聚法身的多少作為論定實力高低的標準的,凝聚法身越多則實力越強。何為法身呢?通俗一點說就是法外之身,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分身,但是與分身不同的是,法身與本體乃是同本同元,並無主次之分,可以說他們都是本體,也可以說都是分身。凝聚一具法身就相當於創造了另外一個自己,多了一條命。至於能夠凝聚出多少分身那就要看修士自身的實力與需要了,尋常來說大羅修士最多就是凝聚一兩具,因為凝聚的越多法身的實力就會大打折扣,而且有時候也沒必要。比如一位修士修煉的是單一水屬性的功法,那麼到了大羅的時候他最容易凝聚而出的就是水之法身,假如想要凝聚其他法身的話就相對要難一些了。在比如有的人修煉的是五行功法,那麼到了大羅的時候他就會選擇凝聚五個法身,實力大概要在先前那位凝聚單一法身的修士之上了。
當然了,也不是說凝聚法身越多實力就越強,也要看其他諸多因素。總之,大羅全真的修行以凝聚修煉法身為主。像楊烈和李道仁,他們目前為止都已經凝聚出了一具法身,算是剛剛踏上大羅門徑,雙方實力相當,爭鬥起來很難分出勝負。
楊烈所修功法乃是屍神教最為頂級的功法三尸通天,到了目前他已經凝集了三尸當中的一屍法身,此法身力大無窮,又兼具對尋常術法免疫,非常的難以應對。
李道仁出身道家玄門正統,所修功法也是玄門頂級,凝聚的法身名為拘靈神,施法之下各種神靈齊出令人防不勝防。
兩者斗的是昏天暗地,難分勝負,若無意外出現他們最終應該會以平手收場。可恰巧就出現了意外,李道仁也不知使用了什麼方法竟然堪破了楊烈的根果所在,若非楊烈警覺,在根果被堪破的剎那興許就被對方給殺死了。
“你是怎麼做到的?”楊烈問道。
“抱歉,恕在下無可奉告。不過我要說的是,我能找到一次就能找到第二次。”李道仁說道。
楊烈知道對方也許是在故弄玄虛,但他也不得不慎重考慮。
“楊道友,只要你們退出紫宸豐榮以及雨桐三界,其他大界自有你們做主,從此之後咱們井水不犯河水。”李道仁說道。
楊烈思忖片刻之後就答應下來,這個結局對於他以及屍神教來說都是最好結果了。
待楊烈離去之後,李道仁突然一口精血噴湧而出,臉色瞬間變得慘白。
“老鬼的這方法還真的有效啊,可惜只能用一次,用多了就沒成效了,好在楊烈沒有看出破綻。”李道仁暗道。
楊烈回到屍神教之後就立即下令撤出紫宸等三處大界,自此屍神教不再對外擴張,轉而進入修整發展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