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魏徵之死(4 / 4)

小說:日月懸空 作者:沒文化的豬

佛也在為逝者默哀。魏府門前一片寂靜,與人們預想中的盛大場景相去甚遠。一輛簡樸的靈車徐徐駛出,車輪緩慢地轉動著,發出輕微的嘎吱聲。車上覆蓋著一層樸素的布幔,那顏色如同清晨未被陽光完全照亮的天空,略顯灰暗。布幔上沒有任何華麗的裝飾,只有幾束淡雅的白花點綴其間,散發出淡淡的清香。

沿途的百姓們原本行色匆匆,但當他們看到這樸素而莊重的靈車時,紛紛停下了腳步。他們靜靜地站在道路兩旁,目光追隨著靈車移動。有些人眼中噙滿淚水,有些人則緊抿雙唇,表情肅穆。人群中不時傳來輕輕的嘆息聲和低聲的議論,大家都在默默為這位為國家付出了大半生的忠臣送行。

與此同時,遠在宮中的李世民也得到了訊息。當他聽聞裴氏做出這樣簡單低調的安排時,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複雜的情感。既有深深的感動,又有無限的感慨。他立刻召集了朝堂上的眾臣,面色凝重地說道:“諸位愛卿,今日裴夫人的決定讓朕深受觸動。她不追求排場,只求以最簡單、最純粹的方式送魏徵最後一程。如此深明大義之舉,實在令人欽佩。回想魏徵這一生,他為官清廉,剛正不阿,直言進諫,從不畏懼權貴。他真正做到了清正廉潔,堪稱我輩之楷模。朕每每想起,都深感敬佩啊!”眾大臣聽後,皆點頭稱是,對魏徵的高尚品德讚歎不已。

於是,魏徵的葬禮在簡樸而莊重的氛圍中順利進行。他的遺體被安葬在昭陵,雖然沒有豪華的儀式,但他的精神與品德,卻永遠銘記在每一個人的心中。而裴氏的這一決定,也成為了後人傳頌的佳話。

李世民獨自站在禁苑西門門樓上,陣陣冷風無情地吹拂著他那件寬大的衣袍,獵獵作響。他的目光穿透濛濛細雨,凝視著遠方緩緩移動的靈車。天空中飄灑的細雨,如牛毛般細密交織。靈車上覆蓋著的那塊潔白無瑕的布幔在風雨中輕輕地搖曳飄舞著,就好像是魏徵生前始終堅守的那份廉潔與樸素一般,純潔而高尚。望著眼前這一幕,李世民的眼眶漸漸溼潤起來,淚水不受控制地順著臉頰滑落,模糊了他原本清晰的視線。

此時此刻,他的內心猶如翻江倒海一般,各種複雜的情感不斷湧上心頭。有對魏徵離去的深深不捨,有對往昔君臣情誼的無盡懷念,還有對國家未來前途命運的憂慮……千言萬語匯聚成一股無法言說的哀傷,在他的心間肆意流淌。

“魏愛卿,你為何要離朕而去?”李世民低聲呢喃,彷彿在問著空氣中的魏徵。

他緩緩轉過身去,落寞的身影在夕陽餘暉的映照下顯得愈發孤寂。邁著沉重的步伐,李世民一步一步走回宮中。踏入宮殿,他徑直來到那張熟悉的案几前,慢慢坐下。伸出右手,輕輕拿起一支毛筆,將筆尖放入墨盒之中,飽蘸濃墨後,微微顫抖的手開始在潔白如雪的宣紙上游走起來。

只見他神情專注而凝重,一筆一劃、一字一句地書寫著,彷彿要用這文字來傾訴內心深處無盡的哀思和不捨。每一個字都是那樣飽含深情,力透紙背;每一句話都承載著他對魏徵深深的敬意以及無法忘懷的思念之情。

當寫到“人生感意氣,功名誰復論”時,李世民停下筆來,凝視著眼前的詩句,眼眶漸漸溼潤。是啊,這句詩不正恰到好處地總結了魏徵波瀾壯闊的一生嗎?他這一生,不為功名利祿所累,始終秉持著一顆赤膽忠心,為大唐江山社稷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樣的賢臣良佐,如今卻已離自己而去,怎能不讓人痛心疾首!想到此處,李世民不禁悲從中來,淚水奪眶而出,滴落在尚未乾透的墨跡之上,暈染開來……

在隨後的那些悠悠歲月之中,李世民總是會不自覺地踱步至九嵕山的山腳之下。他孤身一人佇立於此,目光遙遙地投向那座承載著魏徵英靈的山陵。他就那樣靜靜地站立著,宛如一尊雕塑般紋絲不動。其臉上沒有絲毫表情,雙唇緊閉,一言不發,但那雙深邃如淵的眼眸卻蘊含著千言萬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