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啊,那一天玄武門之變,偌大個玄武門血流成河,一場皇位的爭奪就拉開了,當時新皇一拉弓直接射殺二位殿下,一個沒留。”有人知道一些詳情,但他說出來的話卻讓眾人一片譁然,他們紛紛表示難以相信。
“我也聽說了,不過聽說是太子殿下設兵埋伏,先刺殺新帝,不料卻被新帝反殺。”有人聽到的是另外一個版本,這個說法同樣讓人震驚不已。
“啥呀,這個我也聽說了,太子殿下先出得手,毒殺新帝才會逼得新帝將計就計玄武門反殺。”有人如此說道。“說不定不是暴君,是個明君。”
“那可說不準,你看那魏徵,就是直言不諱,太子殿下也是文質彬彬,明事理之人,罪不至死啊,這還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呢。”也有官員不認同道。“這骨肉至親都能下手,何況我們?”
“各位,別議論了,快到宮門了,這新帝是何人,相處了才知道,我們在這裡說再多也無用。”有人看著快到的宮門制止道。
隨著馬蹄聲逐漸減弱,武士彠等人來到了宮門前。這座宏偉的宮殿矗立在眼前,顯得莊嚴肅穆。皇宮的硃紅色大門緩緩開啟,發出沉悶的聲音,露出了一條通往朝堂的長長的白玉石階。透過門縫,可以看到裡面金碧輝煌的建築和精美的裝飾,讓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
武士彠下馬,將韁繩交給一旁的侍衛,然後整理了一下衣冠,準備步行入宮。他深吸一口氣,踏上了那條通往朝堂的長長的白玉石階。每一步都顯得格外莊重,彷彿在告訴世人,他對這次面聖充滿了期待和決心。儘管表面上看起來他鎮定自若,但眼角的餘光卻透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緊張。畢竟,面見皇帝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任何一個細節都可能影響到自己的前途和命運。
朝堂內,氣氛凝重得彷彿連空氣都凝固了一般。李世民端坐在龍椅之上,他的神色嚴肅,雙眸如同閃電般銳利,威嚴地掃視著下方的一眾老臣。在這莊嚴的氛圍中,每個人都感受到了一股無形的壓力,不敢輕易出聲。
李世民的目光緩緩移動,最終停留在了武士彠身上。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難以言喻的深意,讓武士彠不禁心頭一緊。這位皇帝的語氣低沉而有力,每一個字都彷彿帶著千鈞之力:“武士彠,你可曾聽聞玄武門之變?”
這突如其來的問題,讓整個朝堂陷入了一片死寂。眾人的目光紛紛投向武士彠,眼中滿是疑惑和好奇。他們不知道皇帝為何會突然提及這個敏感的話題,這不是送命題嗎?也不知道武士彠將會如何回答,能不能躲過這次的要命問題。
武士彠心中暗自一驚,但他很快恢復了鎮定。
他單膝跪地,頭微微低垂著,彷彿不敢直視皇帝的目光。他小心翼翼地回答道:“陛下聖明,臣聽聞了一些,但不知其詳。”他的聲音低沉而恭敬,顯示出對皇帝的敬畏之情。
“不知其詳?”李世民的眉頭微皺,這些老臣們就是老奸巨猾,語氣中帶著一絲懷疑和不滿。他的目光緊緊盯著武士彠,似乎想要透過他的眼睛看到他內心深處的想法。“那你可知,朕為何召你回長安?”他的聲音中透露出一種威嚴,讓人不禁感到一陣緊張。他就是要追問到底,必須要有個出口了,否則這些老臣的心都不在他這裡。
武士彠心中一緊,心跳驟然加速,但他面上依然保持鎮定恭敬而又沉穩,他拱手說道::“臣不知陛下之意,但臣願意忠誠於陛下,聽從陛下差遣。”聲音平靜而堅定,讓人感到他的決心和誠意。
李世民微微眯起眼睛,沉默了一會兒,目光如同一把利劍,穿過武士彠的外表,深入到他的內心深處。他仔細地觀察著武士彠的神情、舉止以及細微的動作變化,試圖從中找到一些端倪。然而,武士彠的表現讓他無法輕易洞察到他的真實想法。
李世民的目光在武士彠身上來回打量了一番,他看到了武士彠身上的疲憊,也看到了他眼中的堅定。
“你的忠誠?”李世民終於開口,語氣中帶著一絲探詢。
武士彠抬起頭,目光堅定地望著李世民:“臣忠誠於李氏江山,忠誠於陛下。無論陛下有何差遣,臣都會竭盡全力。為陛下守護這片江山,為百姓謀福祉。”
李世民的目光在武士彠身上停留了一會兒,然後漸漸變得溫和。雖然他與武士彠並未有太多交集,但他聽父親說過,眼前這個人,是真心忠誠於他們李家,至於忠不忠心他,對他這次政變保持什麼態度還是要觀察觀察。
\"好。\"李世民終於開口,他的聲音充滿了決心。“朕希望你的忠誠能夠一直如初,不要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