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的擔憂和不甘。
只見那名侍女微微頷首,神色恭謹而又略帶緊張地輕聲回答道:“娘娘,依奴婢之見,那蕭淑妃的身世背景以及她自身所具備的聰慧才情著實不可輕視啊!”
聽聞此言,王皇后美麗端莊的面龐之上瞬間掠過一抹難以掩飾的憂慮之色。她那雙原本明亮動人的眼眸此刻也顯得有些黯淡無光,輕啟朱唇緩緩說道:“是啊,本宮深知此事非同小可。我們務必要加倍謹慎行事才行,萬萬不可讓那蕭淑妃趁機得勢,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吶。”
與此同時,唐高宗李治對於蕭淑妃的寵溺之情已然變得愈發明顯起來。無論是在宮廷之內還是朝堂之上,他對蕭淑妃的關懷與偏愛都幾乎到了毫不遮掩的地步。而且更為重要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李治在處理朝政時的態度竟然也逐漸產生了微妙的轉變。他開始越發注重傾聽並採納來自蕭淑妃家族的各種建議和意見,如此一來,整個朝堂之上頓時掀起了一陣不小的波瀾。
就在某一日的早朝時分,正當群臣們就某項軍國大事展開激烈討論之際,忽然間,只聽得一位大臣壓低聲音對著身旁的同僚悄聲低語道:“諸位且看如今這局勢,陛下似乎對那蕭淑妃已然生出了全新的看法和見解呢……”
“不錯,如今蕭淑妃在宮中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啊!”另一位大臣微微頷首,應和道。
自從李治做出某些決策之後,原本相對平衡的後宮權力格局便悄然發生了變化。蕭淑妃憑藉著自身的魅力以及李治有意無意的偏袒,其勢力猶如春草般蓬勃生長,日益強大起來。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王皇后的地位卻在不知不覺間開始出現動搖,就如同那風中殘燭一般,搖搖欲墜。
然而,這所有的一切其實皆在李治的掌控之內。這位看似溫和的帝王實則心機深沉、目光如炬,他不動聲色地默默觀察著後宮中各方勢力此消彼長的動態,耐心地等待著那個能讓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最佳時機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