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過繼05(1 / 1)

小說:論報恩的正確姿勢 作者:蔣姿

現,十幾歲中舉也並不是不可能的事,然而對於邵顯來說,這已經是他所能做到的最好了。

十一歲入學,學業上已經因為守孝耽擱幾年,入學後的日子也並不好過,常年為生計發愁,邵顯別說是迎頭趕上,他能將夫子所教的東西現學會就不錯了。

即使夫子看好他,覺得他早幾年入書院或許不會念書念得那般吃力,抑或者說他早幾年入場,也未必拿不下那秀才的功名。

然而邵顯卻是最瞭解自己的,早幾年入學抑或者在家中守孝時沒有落下功課,的確是會更好,但是事實已經如此,已經是無法挽回,至於早幾年入場——邵顯是瞭解自己的,不入場除了要為顧太爺悄悄守孝之外,原因還在於早幾年入場,他未必能拿下廩生的名額。

拿不下廩生的名額,意味著即使他拿到了秀才的功名,也沒有官府發下來的廩米與廩餼銀,沒有官府發下來的廩米與廩餼銀,意味著他即使拿到了秀才的功名,也依舊無法擺脫被胡氏指著鼻樑罵他只會死要錢只會吃白飯的日子。

那些廩米與廩餼銀其實不多,卻是能否繼續考取功名能否出頭的基礎。

邵顯的廩生來得並不容易,他也看到了自己學識上的不足,他若是想要進一步成為舉人甚至想要成為貢生乃至進士,以他當時的所學,還是差的太遠太遠。

交州的學子出頭本就比其他州郡來得艱難,更何況是交州南邊的學子——在本朝立國將近百年,出過的進士也不過巴掌可以數得來的平陽縣,成為秀才已經是一件十分難得的事情,然而對於邵顯而言,這遠遠不夠,他的抱負,不僅限於此。

當初的邵顯,還正是血氣方剛風華正茂,他不願意止步於一個秀才,他還想更進一步,他想去交州城的書院——屏山書院並不是不好,可是再好也僅限於此罷了,屏山書院已經無法滿足他的渴求,他必須換一個更大更好的書院,否則難有成就。

他需要更多的沉澱,而不是乘著考中秀才的勁頭直接下場鄉試,他覺得自己至少需要三年的光陰,方才有可能在鄉試中險勝而出——是險勝而不是必勝,他並不盲目自信的人。

可是這一切的前提,他安心準備迎接三年後的鄉試的前提,必須是他不應該再像過去十年那樣,終日惶惶擔憂生計——考中廩生是他所有抱負的前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