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況還有個大長公主在上邊壓著,就憑他那腦瓜?呵呵,只怕他就算當可了皇帝,自己也是個做不得主的。總體而言,無非就是能清淨或者麻煩些的區別。就算太子繼承了皇位,前期或許會用我來幫他處置些難題,但,等朝局穩定,他也未必還能容得下我,畢竟,老子不僅從他身邊搶來了蕭娘和壽兒,連玉婉也收在了身邊,哪個帝王,會允許給他戴綠帽子的人,在他身邊存活?本王只是不想眼看著,因皇位之爭,而讓天下無辜百姓跟著遭罪。”
“王爺曾給高廉寫過一幅字: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王爺這就是兼濟天下之心了吧?”沈玉瑤笑靨如花。
元玥也微微一笑道:“王爺,眼下能制止兵禍發生的,還真是非王爺您莫屬。王爺,奴婢所言之實力,只要能有其形,無需凝聚其實,便能讓各方都再不敢輕易妄動,而且……還能讓王爺從中大獲其利。”
“說來聽聽!直接說該如何做。”李胤暗暗讚了一句:“果然不愧是大長公主麾下的女軍師祭酒,這妮子竟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想出對策,這般心機,決不在白狐之下啊。”
“王爺依舊傳書鄧大中,邱佛陀兩部,匯合於泰山郡,打出王爺您自己的旗號,並做出一副隨時出兵的姿態,如今情勢不明,泰山郡距離青州、濟州,徐州,甚至是中州路程都不算太遠,這四下裡不可能無視王爺麾下這五萬之眾。更何況,鄧大中、邱佛陀本就是朝廷眼中屢剿而不滅之巨匪,早就兇名在外,實力不容小覷。也就等同於給青州王李曜李仲謀,齊王韓超群、中州刺史費賢,幾個人上了一道枷鎖,他們誰要是敢輕動刀兵,總得顧忌王爺會不會突然出手,去抄他們的老巢吧?”
“嗯,不錯!”沈漫雲最先點頭贊同。
元玥又道:“王爺再公然給鎮北軍下一道王令,讓他們隨時做好南下平亂的準備!這王令要鬧到天下皆知。不必在意鎮北軍是否會真的奉令行事,至少明面上,鎮北諸將不會有人敢公開抗令不尊。只要鎮北軍能保持緘默狀態,無論高家還是青州,甚至朝廷各軍,就摸不準鎮北軍態勢,而不敢輕舉妄動。畢竟眼下,誰也不想主動招惹鎮北軍,給自己增添一股麻煩的對手。而有了這兩方的挾制,誰還敢輕易點燃戰火?”
“嗯,確實是有用,只是若只如此,只怕非但阻擋不了高廉的動作,反而會因為青州和各部不敢輕舉妄動,反而讓他更有恃無恐,加緊扶持李苕奪位的步伐。”沈漫雲畢竟是玩陰謀的高手,這其中反應,比之其它諸女要快一步。
“單單這些自然還不夠,王爺還需利用民望。如今王爺才名滿天下,風骨更是為大唐百姓所推崇,聲望之高,已勝皇帝三分,若殿下能發一道安民檄文。表明只是為了百姓安定而非有意插手皇位更迭,再號召百姓群起抗拒起兵作亂的諸侯,咯咯……除非真有人會蠢到,絲毫不顧及民心得失,而在這個節骨眼上朝百姓開刀,殘殺平民。只要他們稍稍顧忌民意,就更不敢輕舉妄動,而經此一鬧,天下百姓必會更加擁戴王爺,唯王爺馬首是瞻,唯王爺之令是從。”
“這說來說去,還是沒有制約高家奪權的舉措啊?”孫壽不解的道。
元玥看了她一眼,輕笑一聲道:“呵呵,表面上王爺有可平亂之軍,又有萬民支援,高家就算扶立了二皇子繼位,就算李苕黃袍加身,坐上了龍椅,可若沒有王爺首肯,他還能坐的穩麼?”
“哈哈哈……”李胤大笑道:“元玥啊元玥,你還真不愧這女軍師的官位,嗯,你是說,只要能暫時壓制住這兵禍,無論是高家也好,還是藏起來的太子也罷,甚至是青州王李曜,和他扶持的四皇子李葶,都會來巴結本王,因為,再加上令月的神策軍虎符,本王已經是那個決定皇位歸屬的最大變數。所以,無論是太子,還是高廉,都會全力拉攏於我,那我就待價而沽,達到我想要的目的。”
元玥點點頭道:“不錯,奴婢知道王爺不屑利用國難而謀私利。但……,要是王爺趁機謀求正大光明回寧州的資格,或者在朝廷上舉薦些人手,達到跟新朝抗衡,甚至能制約的目的,眼下,不管是太子,還是高廉,也只能咬牙答應。”
李胤點點頭道:“不錯……只是就眼下時局而言,我的意思,還是隆德皇帝繼續執政才是最好的選擇,畢竟皇位更迭,會引發一系列大的動盪,此時的大唐……實在經不起這種過大的動盪,稍有不慎,便會內憂外患啊!”
“呵呵,舊臣輔新君,未嘗不可平安過度。”沈漫雲笑了笑道:“若胤郎能說動陳文錦、老太師等人再次入朝輔政,並趁機安插自己的人掌控部分實權,那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