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的旨意到了麼?”夏口港內,溫環看著韋睿手中的書信,似乎是猜到了什麼。
東線負責進攻江夏的梁軍,此時也陷入了和西線一樣的對峙之中。
劉宋的水軍和陸軍雖然沒有與梁軍進行正面交鋒,但是在水陸兩地可以說是節節騷擾,嚴重遲緩了梁軍的進軍速度。等韋睿率領著梁軍擊退了宋軍,攻佔夏口港的時候,卻發現了一件事:夏口港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抵抗,不僅沒有士兵駐紮,甚至連府庫都乾乾淨淨,一如民間所謂的“老鼠進去都得餓死”。
而在發現這件事情後,韋睿心中便產生了一種不妙的念頭,他甚至都沒來得及休息就派出了一支軍隊向著江夏方向前進。幾天後,這支軍隊帶回來了另一個訊息。讓韋睿那糟糕的預感變成了現實。
江夏,已經落入了明軍的手中。
事已至此,劉宋的計劃可以說是擺在了明面上。在探知雙方出兵的時候,他們便已經做出了這個選擇:西邊拖延梁軍的速度,東線不做阻攔,將所有的兵力都集中在豫章郡。引明軍入江夏,威脅荊襄,逼的梁軍,或者說荊楚聯軍不得不接受兩線作戰的事實。
雖然梁軍與明軍之前在私下裡有過協議,約定共分劉宋之地,梁得江夏,明得豫章。但是現在得態勢很明顯了:面對空無一人的江夏,明也不打算遵守之前的盟約。
事情發展到了這一步,也不是韋睿想撤退就能夠做到的了。自己已經攻佔了夏口港,如果此時撤退,必顯得梁軍勢弱,引得明軍覬覦。更何況本來盟書上就寫明白了江夏歸屬梁軍,道理也在自己這一方,更加沒有撤退的理由。因此韋睿在就地駐紮的同時,飛速向後方傳信,等待著蕭衍的指示。
幾日後,溫環也率兵從義陽,經雲社抵達夏口。面對現在的狀況他倒是表現得極為配合。他也同樣認為,現在這種詭譎的狀況,已經不是將帥能夠輕易做出決定的時候。這已經關係到蕭梁,乃至整個荊楚未來的戰略。必須要等聯軍的君主們商議出一個結果才行。
在此期間,夏口港外也隱約發現了明軍的動向,雙方的斥候甚至已經打過照面,不過都保持了剋制,並沒有交手的打算,顯然明軍也不願意輕啟戰端。只是在這樣的狀況下,江夏夏口之間的氣氛愈發緊張,讓人毫不懷疑只要有一方出現失誤,一場大仗立刻就會拉開。
而在這種氣氛保持了一段時間以後,決定這片戰場命運的,來自後方的書信終於抵達。而看過了這番書信的韋睿,也召集眾將開始議事。
“陛下的意思很明確,不惜一切代價,拿下江夏。”韋睿並沒有打算隱藏。
“說是不惜一切代價,但是我們總不能強攻吧?”溫環首先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對方的兵力和我軍相差無幾,水軍雖然規模上處於劣勢,但是船隻形貌似乎也與我們生前所見有所不同,當是後世改進。”
“在未知敵我虛實的時候,強攻自然是最差的選擇。”韋睿贊同了他的意見,“但是既然已經簽訂了盟約,劃分了疆域,現在對方違約了,道理就在我們這邊。”
“那麼,將軍您是打算先和明人去講道理麼?”溫環帶上了一絲嘲諷,“吃進嘴裡的肉,哪有這麼容易就吐出來的?”
“先禮後兵,戰爭如果沒辦法避免的話,佔據道理的一方自然更有優勢。”韋睿緩緩道,“既然想吃別人碗裡的肉,自然要做好被別人把胳膊折斷的準備。”
很快,一封書信被蕭梁的使者從夏口港送往江夏,帶到了明軍帳內。
明軍帳內,一干將領齊聚。傅友德做在上首主位,藍玉則是坐在下首,其餘將領分為兩列——論功績、能力藍、傅二人倒是相差無幾,但是藍玉曾在傅友德帳下為將,因此讓出了主帥之位。
“這信倒是有意思。”傅友德將信遞給了劉基,“伯溫先生,這一次又讓您說著了。梁軍果然不希望和我們一上來就大打出手。”
“這件事歸根結底是我們不佔理,如果對方的主帥不是韋睿,這個時候很可能就打起來了。”劉基的話有些敷衍,似乎是在思考什麼問題。
“他們佔什麼道理?不費一兵一卒就想拿下江夏,讓陛下在柴桑與劉裕主力正面對決,結果我們損兵折將他們毫髮無傷,天底下哪有這樣的好事?”藍玉的嗓門很大。
“涼國公說的沒錯,讓我們給他梁國出力,我們又不是他爹,憑什麼?”馮勝作為曾經帶著傅友德和藍玉遠征遼東的前輩,雖然這一次並非統帥,但眾人對他的態度自然非是普通將校可比。以他的身份,稱呼藍玉、傅友德的名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