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士會對“華夷之辨”做出了新的闡述的時候,事實上朝會上的這一場論戰就已經有了結果。荀氏祖孫提出、公孫衍補充成形的攻宋之策隱約成為了晉國接下來的戰略。
沒有人有反對意見,包括趙氏在內——雖然攻略平原並不是趙氏的第一選項,但是晉國的版圖得以擴張對他們而言也是好事。
“卿既提出聯齊攻宋之策,便往北平,南皮一行,可乎?”文公看向了公孫衍。
“固所願也。”
“剩下三國中,齊距離燕最近,且管子當國輔佐,自是不難明白我等之意。故而典客使於齊。”士會繼續道,“至於秦、楚二國,聽聞行人令與秦多有交道,故而可使於秦,譯官丞使於楚。”
“卿等何如?”
“謹遵王命。”
“那便按士季之言,汝四人分使四方,務必功成。”
此後的朝會,便圍繞著平原攻略進行,直至天色將暗,方才結束。眾卿乘坐著馬車,緩緩回府。李悝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身為大司農右丞,掌錢穀之事,晉國一旦動兵,糧秣的調動自然要由他一一經手。他肩上的擔子與那些將軍、謀士相比並不遜色,甚至還要重上幾分。即便是坐在馬車裡,他也在思考著相關的事情。
馬車在府邸門口停下,早有管家帶領下僕在門口等待。
“誰告訴你們在門口等著的?”
“啟稟老爺,是府上的那位貴客。他說老爺差不多在這個時候回來,所以讓我們在門口等著。”管家回答道,“您對我們說,那位客人的話,都可以當作是老爺您的命令,所以……”
“嗯,做的不錯。客人現在在哪?”
“好像是在您的書房。”
“呵……”李悝沒有再問,向著自己的書房走了過去。身旁的管家則是趕緊命人收拾車馬,自己則跟在他的身邊。到了書房門口,管家則是自覺離開,只留下李悝一個人推門而入。
“看你的模樣,應該是成功了?”剛開啟門,一個有些輕快的聲音響起。
“是啊,成功了。晉國君臣一致決定對平原動兵。就像你希望看到的那樣。”
“什麼叫就像我希望看到的那樣?這明明就是對晉國最有利的選項。不過,文公居然真的有這個魄力,與非華夏的血裔聯合?”
“高氏真的是鮮卑人?宋國真的是我華夏血裔?”李悝愣了一下。
“誰知道呢?”那個男人笑了一下,“高氏所在的年代,在後世的史書上有著‘五胡十六國’的稱呼,彼時天下動亂,夷狄之輩,多有入中原而建國者。胡漢通婚之事亦屢見不鮮。那麼這樣的血裔應該是胡人呢,還是華夏血裔呢?”
“那宋國又是怎麼回事?”李悝轉移了話題。
“宋國的問題更簡單了。五胡十六國之後,華夏再度歸入大一統。這些在統治範圍內的胡漢血裔理所當然的也成為了這個王朝的一份子,成為了華夏的一部分。這個王朝就是此時晉國西邊的唐。唐朝滅亡後,在其後面經過一個短暫的亂世後,一個新王朝號稱接過了它的法統,便是此時晉國東邊的宋了。不知以文公的標準,高氏和宋國哪邊才算華夏血裔?”
“所以,你早就知道文公會這麼做?”
“嗯?我知道什麼?”
“你……”
“我真的不知道,雖然我料想過文公會聯手高氏圍攻宋國,但是我確實不知道文公會用什麼藉口。”
“範武子言,何為華夏,何為夷狄,皆由五國而定。只有五國認定其為華夏者,方為華夏血裔,其餘人等,不過胡言亂語而已。”
“妙啊!不愧是範武子,此法端的是有趣。”男人大笑起來,“說來也是,只有承襲自周天子分封的晉燕齊秦楚五國,才有界定華夏血裔的權力——不過居然還包括了楚國嗎?那可是自認蠻夷了啊。”
“楚國怎麼認為的不重要,但是這件事必須要通知楚國。”
“說的不錯。”男人點了點頭,“歸根結底,楚國也是周王室分封的諸侯之一,文公就算再怎麼否認,也改變不了這個事實。因而這一策必然離不開楚國。這下宋國就有些困難了啊。”
“你似乎認為此策必成?”
“當然必成。甚至文公此策都需要小心行事,不能透露出半點風聲。”男人回答道,“齊、燕、秦、楚四國只要收到了這個聯絡,就必然會答應文公提出的這個想法。接下來必然是五國會盟,昭告天下。宣稱華夏一家,不尊者共擊之!”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