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留那邊還是沒有得到肯定的回答嗎?”洛陽城內,李世民看著地圖,若有所思。
“很遺憾,他們一直沒有鬆口。”房玄齡搖了搖頭,“看起來郭威似乎和宋達成了某種協定,所以並不會接受我們提出的條件。”
“和宋達成了密約……還真是有趣,宋國能開出來的條件我們也能開出來,為什麼他們偏偏認準了宋國呢?”
“大概是因為他們和宋國之間有一些我們不知道的故事吧。”杜如晦道,“作為後世的王朝,我們對他們的瞭解實在是有限。”
“這樣一來,我們就沒得選擇了。雖然有些尷尬,但是也只能讓許昌落入隋的統治。”
“這有什麼尷尬的。起碼對我們而言,隋可以說是知根知底了。”李世民笑了起來,“我那岳父親自過來當說客,我這個做女婿的又怎麼能不答應?”
“但是隋的問題您也知道。可以說隋的穩定性都集中在高相國一個人的身上。如果我們從最壞的思路去考慮,有人行專諸、要離之事,刺殺了高熲,隋又會如何?而且,就算我們周邊的各國不會動手,在高熲於許昌一線與郭周對峙的時候,汝南那邊會不會又鬧出什麼亂子?知道隋內部那混亂扭曲關係的,又不僅僅有我們一家。”房玄齡道,“如果真的有人抓住了這個時機,在汝南散佈謠言,又當如何?就我們現在所知的情報,汝南那邊正在與司馬晉對峙。”
“孤又何嘗不知曉這其中關鍵?但是除了隋和周以外,又有什麼人能夠參與到這個聯盟之中?現在隋與周在許昌對峙,潁川方向沒有人能夠去堵死漢軍,那麼只能我軍出陣去封堵漢軍。而光武帝和霍驃騎的存在,讓我軍不得不分出兩路應付,這樣一來我們又當如何攻伐河北?而宋國的情報大家也都看到了,那名為岳飛的統帥,僅用兩戰便徹底收服了石勒。此人當不在孤之下,拿下了平原之後,宋國全力以赴的進攻下,河北又能堅持多長時間?就算晉國能夠全力應對宋國,我軍只靠世積的孤軍,以及…………那就一定能夠獲勝嗎?”
“說到晉國,我這裡倒是有了一些有趣的情報。”李泌忽然道。
自從三漢起勢,宋國攻克平原之後,李泌在草廬裡住著的時間大幅度減少。房玄齡和杜如晦更是把最重要的情報工作直接與他完成了交割。
“哦,什麼有趣的情報?”
“據說公孫衍、張孟談、藺相如等人都已經離開了鄴城,分別向著西、南、北出發。”
“這些辯舌之士,怎麼被一股腦派出去了?”房玄齡有些驚訝,“東方沒有派人嗎?”
“應該也派出了人,但是暫時沒有發現是誰。現在也不知道要把人派到哪裡。”李泌搖了搖頭,“但是可以肯定,晉國想要搞一個大動作。”
“平原被宋國拿下,等於說晉國已經被我們和宋國夾在中間,如果不用一些激烈的手段那就是慢慢等死,智者不為。”杜如晦篤定道。
“但是晉國究竟能拿出來怎樣的手段?”一直旁聽的裴度忽然問道,“當前西方的各個國家,除了三漢以外都是聯盟,他們莫非是指望三漢或者聯盟出手?”
“這不可能。現在無論是加入聯盟也好,聯絡三漢也罷,都解決不了現在晉國所面臨的危局。”杜如晦搖了搖頭,“對於晉國來說,現在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在晉陽和平原之間選一個城池作為攻擊目標,或者說,選擇我大唐或者對面的宋國作為敵人。”
“如果晉國真的能夠保持絕對的理智,那麼進攻平原絕對比進攻太原要更合適。”房玄齡道,“但如果晉國真的還是堅持攻擊太原,那英國公的計策也可以繼續實行下去了。”
“想來世積現在應該也很鬱悶。本來自己的計策都已經準備好了,結果宋國拿下了平原,晉國反而不敢動了。”李世民笑了笑。
“鬱悶的可不只是英國公,還有我們啊。”房玄齡苦笑道,“這樣一來我們就不得不和宋國爭奪河北。對我們來說,晉國和宋國看似體量一致,但是應對難度完全不一樣啊。”
“後人應對前人,最大的優勢是‘歷史’和‘發展’,那麼前人對後人的優勢是什麼呢?”李泌忽然道,“比拼謀劃,後人未必會輸給前人,比拼技戰術、後勤,這都是後人更擅長的領域,前人最大的優勢,其實只有一個。”
“你指的莫非是……法統?”房玄齡也反應過來。
“歷朝歷代,新王朝穩定下來後,必做的一件事就是為前朝修史,邢國公您應該比我更明白這其中的意義所在。畢竟如果說修史數量,我大唐應該是冠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