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孔明,你說一支聯軍的最大弱點是什麼呢?”劍閣內,韓信忽然對諸葛亮問出了一個問題。
“自然是組成聯盟的各方勢力。”諸葛亮回答的很乾脆,“聯盟雖然是為了一個共同的大目標而建立,但是具體到每一個勢力的話,他們的小目標是不一樣的。而這,也正是一切聯盟的破綻所在。”
“其實也不能這麼說,他們的目標其實也很可能是一致的——都想成為老大嘛。聯手的目標是幹掉現在的老大,自己的目標就是成為新一任老大。所以歸根結底他們的目標都是一致的。而想成為老大就要有足夠的實力,想要有足夠的實力,那麼在對戰現任老大的時候就不能無腦往上衝,要儘量讓身邊的人消耗實力的同時儲存自己的實力。”韓信笑了笑,“這個道理不說小孩子都知道,起碼智者都應該明白這個道理才是。”
“我們現在要面對的敵人有三路,最強的一路毫無疑問是長安趕來支援的秦軍。”諸葛亮道,“武安君為帥,尉繚子輔助,在兵力上也是最多的一支;其次便是我們這次的目標,漢中的宇文氏,他們據陽平關而守,佔領了各處險要地形,讓我軍步履維艱;最後便是佔領了隴西的苻氏秦,似乎還承擔著一些為秦國押運糧草的任務。三家如果合流,兵力甚至比我們還要多一些。”
“兵力的多寡不是關鍵,能否有統一的指揮才是重點。”韓通道,“那麼問題來了,白起能不能獲得三個勢力的統一指揮權?”
“不能。或者說,哪怕能,他們也不敢。”
“沒錯,如果被白起獲得了三個勢力的統一指揮權,以他的能力,可以輕鬆做到消耗中層將領,控制底層士卒,手法還不會被其它人發現。說不定和我們打著打著,我們的對手就全變成了秦軍。”
“對於周軍而言,雖然兩個秦國算是友軍,但是某種意義上他們也是敵人。現在他們結成了同盟,也就意味著三個國家彼此之間的發展空間都被對方堵死了。而劍閣天險也註定了他們沒辦法南下進攻我軍——或者說,就算他們能南下,也要經過漢中、陽平關。那麼周軍又是一個繞不開的問題。所以對兩秦而言,周軍的存在也是他們發展的阻礙。如果用您的話來說,兩個秦的大目標是把我軍堵在劍閣不得寸進,小目標其實是相同的:拿下陽平關,擊破宇文氏,攻取漢中。”
“你說,宇文氏能不能猜到秦國的目的?”韓信似乎是有了些興趣,“如果他們猜不到的話,我們給他們一點小小的提示如何?”
“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不是現在。畢竟對宇文氏而言,只要守住陽平關,就能把一切陰謀阻攔在外。那對我軍來說同樣沒有好處。”
“這算什麼,三個賊同時把手伸進一個口袋裡?”韓信的表情微微扭曲。
“畢竟現在口袋是紮緊了的,只能說三個賊都想伸進去。而我大漢力量最強,自然引起了其他人的敵視。”
“那按你的說法,我們得敗一場,從最強的位置上掉下來,才能引起他們的內鬥?”
“聽上去很合理,但是遺憾的是,這樣做不行。”諸葛亮搖了搖頭,“首先,敢問大將軍是如何看待秦國的智者的?”
“秦國是我們的大敵,儘管最後倒在了劉……陛下的手下,但是也必須承認,集秦國曆代之力,絕不在任何人之下,就算是張……那傢伙,也不敢輕易言勝。所以我們能想到的事情,秦國的那些智者們未必想不到。”
“沒錯,正因為他們能夠想得到,所以我們就不可能依靠小敗一場就把這個目的掩藏過去,而大敗一場,且不說大將軍能否控制好其中的度,就單說大將軍您自己,願意在這樣的戰爭中輸掉嗎?”
“如果我的失敗能夠保證我軍拿下陽平關,那麼我不介意敗上一場。只是,你有這樣的把握嗎?”
“很遺憾,在下也沒辦法保證這一點。”諸葛亮搖了搖頭。
“所以,在一切計策都不能保證一定成功的時候,手裡有足夠的實力才是最重要的。”韓通道,“只有有足夠的實力,才能在面對一切突發情況的時候從容應對。”
“聽起來,大將軍似乎是想要做牽制?”
“諸葛孔明,你覺得我這一路真的能拿下陽平關嗎?”
“雖然對方是沒有辦法齊心協力的聯軍,但是主帥畢竟是武安君。在我們那個時候,武安君和大將軍您是並稱的,所以一時間恐怕你們誰也拿對方沒有辦法。而野戰既然沒有辦法打贏武安君,我們就沒有辦法攻克陽平關。”
“說的不錯,不過你只是說錯了一點。現在這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