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話叫“山雨欲來風滿樓”。
有些註定要發生的事情,在他發生之前,所謂的“氣氛”就會變得與眾不同,而聰明人就會發現一絲絲端倪。湊巧,又或者說不巧的是,曹魏的聰明人有很多。
“光武應該要出兵了吧。”許昌的某個書房內,曹操看著身旁的眾謀士,苦笑道。
儘管那位荀令君由於眾所周知的理由只負責許昌的政務而不在此處,但是以荀攸、郭嘉、賈詡為首的曹魏謀士團已經足以應對絕大多數情況。
“毫無疑問。光武只要出兵,我們就必然是第一目標。那些流言蜚語有或者沒有都沒有什麼區別。”郭嘉少有的沒喝酒,將手裡的摺扇拍了拍地圖。
“想看到這一場仗的人不在少數吧。”曹操順著郭嘉的扇子看了過去,“陳留、汝南……這都是想趁著我軍與光武大戰的時候想要伺機奪取許昌的宵小之輩。洛陽的唐怎麼說?”
“唐並不想踏入這渾水。”前段時間出使洛陽的荀攸開口了,“他們似乎並不打算出虎牢關,而是有著其他的計劃。”
“不想出虎牢關,難道是想兵出長安?也不對……他們到底在想什麼?”
“雖然臣愚鈍,也沒能搞明白這唐國究竟在想些什麼,但是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荀攸那略帶木訥的眼神中忽然放射出了一道光芒,“他們想要‘評估’。”
“評估……評估的是光武吧。”曹操苦笑道,“透過這一場註定的戰鬥,來評估古人的實際戰力嗎?還真是個自信的做法。”
“畢竟唐國是一個事實上不遜色於大漢的勢力,有這種想法是理所當然的。”郭嘉道,“畢竟史書上不會記載戰爭的過程,只會記載戰爭的結果。”
“總而言之,依然只有我們來獨自面對光武麼?”
“畢竟光武強而我們弱,哪怕光武輸掉了這一場也頂多是傷筋動骨而不是土崩瓦解,而我們一旦輸了,文若……”郭嘉嘆了一口氣,“文若言出必踐啊……”
“畢竟我們之前已經約好了,也不怪文若。”曹操在這件事情上看的很開,“能讓我安心地與光武戰上一場,這已經是求之不得的事情了。”
“曹公,其實就算和文若做好了約定,我們也可以……”郭嘉的話還沒說完便被曹操打斷。
“奉孝可是在小看孤?”
“並非如此,只是……畢竟那是光武……”
“正因為是光武,孤才要去試一試!”曹操的語氣異常堅定,“奉孝覺得,光武比高祖如何?”
“光武自然是不如高祖。”
“那奉孝覺得,後漢比前漢何如?”
“後漢亦不如前漢多矣。”
“那便是了!光武既然不如高祖,後漢又不如前漢。那如果孤在面對光武的時候都要依託堅城,據險而守,又當如何與高祖爭霸天下?”
“沒想到曹公依然有這番心思。”
“只靠守城,或許能夠贏得光武一時,但是隻有在野戰中戰勝光武,才能讓我們贏得天下!”曹操的雙眼中神光四射,“更何況,就算我們真的堅壁清野,就一定能守得住麼?陳留和汝南願意給我們這個機會和時間麼?”
“不想曹公居然看的如此長遠。”
“這可不像你啊,奉孝。當初分析我和本初之間十勝十敗的那個你哪去了?”
“如果此時此刻對面依然是袁本初,嘉自然是會再這麼說一次。只是,將袁本初與光武帝相比,嘉實在是不知曉這算是高看了袁本初還是小看了光武帝。”
“哈哈哈哈哈哈……”曹操大笑起來,“奉孝此言有理,也確實是孤思慮不周。”
“主公既然想和光武公平決勝,想來戰場定然不會是許昌城下。”荀攸忽然道,“能讓我軍和後漢的軍隊擺開陣勢的地方,其實只有一處。”
“長社。當年孤跟隨著皇甫將軍剿滅黃巾的時候,那一場火可是讓孤印象深刻啊。”曹操看著地圖,“也不知道孤這一次出征,還能不能見到皇甫將軍。”
“會見到的。”沉默了許久的賈詡忽然開口,“如果光武有意的話,主公或許能夠看見許多熟人。”
“文和可是收到了什麼訊息?不妨直接說出來。”曹操看著賈詡,“光武麾下有哪些孤認識的熟人?”
“也不知道對方是否是故意的。”賈詡道,“陛下確實應該認識不少人。”
“哦,都有誰?”曹操頓時來了興趣。
“皇甫義真、盧子幹、公孫伯珪……還有袁本初,呂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