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洪武大帝的出走對金陵城最大的影響,只能說是那七千士兵——三分之一的大明初始兵力。別的反而沒那麼重要。
誠然,徐達常遇春這兩位大明的軍神伴隨著洪武大帝一起離開也是損失,但是大明終究家大業大,名將如雲也不是白說的——君主朱棣尚且不談,傅友德、藍玉也是出類拔萃,更何況還有從練兵到征戰堪稱全能的戚繼光。這些人足以讓大明的軍事力量繼續運作。
只是……
“沒有硫磺?”看著徐光啟稟報上來的訊息,朱棣不由得感到一陣頭疼。
“是的。臣與戚將軍找遍了金陵,甚至江東的一些地方,都沒有找到硫磺。”徐光啟回稟道,“這樣一來,神機營恐怕……”
“罷了……”朱棣嘆了一口氣,“既然如此,神機營的組建暫緩吧。工部先抓緊常規兵器鎧甲的製作。”
“是,陛下。”徐光啟退出了大殿。
作別了徐光啟,朱棣再一次投入到政務當中——儘管有李善長、張居正等一干名臣,但是總有些事情是要作為皇帝的他來拍板。幸好,現在需要他處理的事務並不多,很快就能處理完。
要是老爹的脾氣,可沒有這麼輕鬆了。朱棣忽然泛起了這樣的念頭。
“陛下,姚少師到了。”
“快請!”朱棣扔下了手中的筆。道衍這個時候來找他,肯定關係到大明接下來的戰略。
說起來,那天之後,也不知道劉基和道衍談了些什麼,兩個人之間並沒有聰明人那種“文人相斥”,反而權力劃分的異常清楚,倒是省了他不少事。
“陛下……”
“少師不必多禮。此來莫非與戰事有關?”
“正是如此,還望陛下召集眾將,商議戰事!”
“傳令眾將,城南軍營集合!”
大家的動作都很快,當朱棣和姚廣孝等人走進軍營的時候,各位將軍們已經到齊。
“接下來要講的事情,關乎我大明發展,各位,不可不慎!”劉基展開了一幅地圖,上面一片密密麻麻的勢力分佈。
“眾位將軍應該明白,我軍最大的優勢其實是情報優勢。”劉基開始了講解,“雖然還有些地方受限於我們的能力打探不到,但是現在地圖範疇內的勢力,我們其實都有一定的瞭解。——起碼這些勢力有什麼名將,我們一清二楚。《孫子》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而我們在‘知彼’上,則是具備了一定的優勢。”
對於這番話,包括朱棣在內的眾人都很是認可。
“那麼我們的第一步,就是全取江東。”劉伯溫指向了地圖上的吳郡和會稽郡,“根據我們細作的調查,這兩郡的主人分別是春秋時期的吳國和越國。”
“那這兩個不是得直接打起來?”在場的儒將也有幾個,這個歷史還是知道的。
“但有趣的是,這兩家現在連打起來都做不到了,他們也遇見了各自的問題。”劉基繼續道,“越國的文種、范蠡二位,不知去向。”
“不知去向?”朱棣好奇地開口了,“就連我們也調查不到更詳細的資訊?”
“現在能做出的判斷大概是,文種和范蠡二位因為前一世發生的事情,不願意再輔佐越王勾踐,因此自行離開。”
“……………………”一時間,場上陷入了寂靜。
“我們繼續來說吳國。”劉基咳嗽了一聲,轉移話題,“吳國的情況比越國還要特殊。根據情報,吳國現在似乎只剩下了闔閭和夫差兩位君主。”
“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孫武呢?伍子胥呢?”這個勁爆的訊息果然再一次吸引了眾將的注意。
“和文種范蠡一樣,不知所蹤。”劉基繼續道,“但是有鄉野說法,闔閭、伍子胥、夫差與慶忌大戰了一場,重傷了慶忌,隨後伍子胥也離開了吳郡。”
“沒有孫武、伍子胥;沒有文種、范蠡,那吳越兩國不就等同於我大明砧板上的魚肉?”胡宗憲此時倒是看得分明,“不出半年,我軍就能連下吳越!”
“沒錯,所以這只是我們的第一步戰略。”劉基點了點頭,“我們接下來就要考慮第二步戰略。”
他指向金陵西邊,那些毗鄰著長江的各城。
“廬江是楊行密,麾下是楊吳、南唐、錢氏的混合,其內部矛盾重重,就算楊行密能力非凡能夠暫時壓下去,即便黑雲長劍都也算是數得著的精銳,但是在我大明面前也最多是有點反抗的力量而已,不足為慮——但是……”他指向了柴桑,“柴桑的劉宋,堪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