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種馬一路都是重點保護物件,曹小強感覺,折可亮,折可文,劉源,劉大虎這些人,看這些種馬的眼神都不對,感覺要拉絲了的那種,讓曹小強一陣惡寒。看來,曹小強還是低估了駿馬對男人,尤其是從軍的男人的吸引力。
這些種馬優先等級最高的被送回了靈州路的馬場,都有專門養馬的老手負責,還調配了最好的獸醫去看護。
在已經初步完成城牆建設的風陵堡裡,曹小強,李三德,蘇軾一起碰頭,一起弄了個小桌,小酌一杯,相互交流著情況。
曹小強詳細講述了順州城下那一戰的經過後,詢問起風陵堡築城情況。
“曹大人,風陵堡的主體城已經建好了,現在就是安裝守城器械,剩下的就是小活了,可以平時慢慢修,不影響城防。”蘇軾說道。
“以風陵堡外60裡半徑,築堡壘,堡壘間間隔是30裡,加上黃河邊的兩個,一共八座在進行修築,最近俘獲不少西夏人,抓去施工,加上其他路支援的民夫到位了,現在進度很多。”
“那八座堡壘主體城牆也接近完工了,現在正在準備,修建新的堡壘,正在挑選地址,部分在挖掘地基呢。”
“堡壘能駐守多少人規模的?城高如何?”曹小強問道。
“以駐守三千人的標準規模築的堡壘,城高跟這風陵堡一樣,三丈有餘,城厚一丈,城磚都是這邊燒製好,用牛車拉過去,直接砌城牆就行。”
“有廂軍工程部隊施工,很快的,一座堡壘,一支工程隊,有足夠民夫配合,十天,就能築好城牆。”
“這樣的工程隊,曹大人一共,組建了十支,所以,我們這邊,築城很快的。”
“守城的器械,早就準備好了,直接安裝就行了,不費事,這方面,都是曹大人弟子,黃豹帶隊負責的,想必,曹大人,應該清楚,這些守城器械安裝,不費多少事的。”
“嗯,這樣一來,佔下來的地,就穩了,然後一步一步往外修堡壘,慢慢這片地,就都是我們了。”蘇軾喝了一杯酒後,開心的說道。
“嗯,小強,那種堡壘,堅固的很,有三千廂軍駐守,糧草物資齊全的話,沒個三萬人馬,沒有專門的攻城器械,花十天半個月都啃不動的。”李三德說道。
“離主城只有60裡地,我們現在也不缺馬了,慢慢騎兵就練出來,就算我們不用騎兵,用牛拉四輪戰車過去,一日肯定到了。”
“純步卒怕在平地遇上騎兵突襲,你訓練的四輪戰車部隊,可不怕對耗,更不怕纏鬥。四輪車,帶的東西多嘛,可以帶幾天補給的,關鍵行軍速度也不慢。”
“那種裝有了望塔的馬車,更是可以監控好遠的距離的,足夠留下預警應變的時間,除非兵力懸殊過大,否則西夏人,拿我們這種戰術沒轍。”
“等過個幾年,我們養馬場,養出足夠的馬,訓練出合格的騎兵,到時候就車騎結合,野戰的話,到時候就是西夏人要小心謹慎了,除非傾國之兵來攻。”
“而西夏人現在大規模集結,不可能一點動靜都沒有的,原來隔了條黃河,偵查,傳給資訊困難,現在這些難度對我們皇城司來說,小很多了。”李三德一副得意的嘴臉。
“嗯,永樂城那邊有什麼訊息傳來嗎?這回西夏人可是真的傾國之兵去攻打永樂城了。”曹小強聽到傾國之兵,立馬想到了永樂城。
“哎,別說了,我們這邊送了三回情報,那個徐禧都不相信,西夏人是傾國之兵來攻。”李三德有些惱怒的說道。
“後來,我們皇城司發動偵查,死了不少人,傳回實證,他才聽。撤退民夫,備戰,結果撤了一半多,西夏人就攻過來了。”
“好在,這回我們有足夠的馬了,那個主持軍事的是高家將門的人,不是高衙內那個草包,還是有點本事的,探馬放的很遠,數量放的也多,備戰措施也做的很到位,提前預警,爭取到了足夠的應變時間。”
“這是三天前,傳過來的訊息,永樂城那邊已經開打了。”
“不過,以那徐禧一點戰場嗅覺和常識都沒有的這種情況來看,這回,搞不好,又是高衙內靈州城下的那種。。。。。。”李三德喝了一口悶酒,沒有再說下去。
曹小強聞言,皺了皺眉,隨即輕嘆了一口氣,“盡人事,聽天命吧。不過,我還是想爭一爭的。”
“蘇大人,後續的廂軍,去駐守堡壘的事,進行的怎麼樣了?我記得,按照之前的計劃,我還向朝廷申請調廂軍過來的,我們自己靈州路這邊的廂軍,還要進行秋收